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治愈医院 > 好人365村医钟伟斌24小时候诊

好人365村医钟伟斌24小时候诊



在南沙万顷沙镇,有着这样一位24小时随时待班的医生,他叫钟伟斌。在大学毕业后本该前途无量时,医院的医师职位,选择到村卫生站担任“村医”,把手机号码留给每一位看诊的病人,并且24小时随传随到,宛如村民的“御用医师”。

钟伟斌下到村民家里巡诊

救死扶伤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清晨问诊的灯光,照亮乡民的健康之路。乡村医生钟伟斌,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他是仁医,也是济世良方。

医院职位驻乡当村医

年大学毕业的钟伟斌,比起同龄人要幸运一些:顺利进医院,担任急诊科主治医师。作为全科医生的他本该是前途无可限量,但有时候,命运的转折只在于一个偶然的决定。

年起,南沙长大医院的送医下乡活动。年1月,钟伟斌毅然决定到南沙区万顷沙镇沙尾一村卫生站长驻,担任当地的“村医”。医院的人来人往,钟伟斌开始静下心来,与他的医术和病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田埂地头,庄前屋后,沙尾一村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只要病人有呼唤,患者有需要,他就送医送药到家。

3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沙尾一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全村村民近人,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钟伟斌心里都有一本账。

24小时候诊免费看病开药

每一天,村里的卫生站24小时都灯火通明,村民不用排队挂号,进来就能直接看医生,且不用掏一分钱。因村民习惯清晨起床下地干活,遇上不舒服就顺道来看病,于是钟伟斌的看诊时间就“特别”起来,每天必须早起,因为上午9时之前往往是病人最多的时段。

“年12月13日,门诊量例;其他日子也差不多是这个数。”钟伟斌回忆道。他清楚地记得年12月10日清晨5时见到的陈婆婆,这是他当卫生站医生以来接诊时间最早的一位病号。

77岁的陈婆婆并无大病,但患有长期的胆汁反流性胃炎,他擦了擦朦胧的眼睛,顾不上穿上棉袄,花了10多分钟给陈婆婆断症开药,阿婆拿着药心满意足,颤巍巍走出卫生站大门之后,顺手拿起放在门口的锄头下地干活去了。

除了主动到卫生站求诊,部分村民还会请钟伟斌出诊,他也从不厌烦地为病人上门治疗,有时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甚至等到深夜。尽管多次出诊服务,钟伟斌却从未收过任何费用。病人为了感谢他给他送去的家禽、青菜和鸡蛋,他也总是婉言谢绝。

钟伟斌为村民患者按摩

坐诊基层让村民家门口就能看病

钟伟斌的到来,让村民们心生欢喜,高惠淦和王淦明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70岁的高惠淦30多年前落下了严重的皮肤病,每到冬天全身就痒得难受,医院开药止痒,看病从此就成了高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原本,高伯每次都要花上一天医院看病拿药,很不方便。但自从钟伟斌坐诊村卫生站后,高伯彻底解决了这个烦恼。

“我拿着医生开的药方,到村卫生站给钟医生看看,找有没有合适的药物,结果还真找着了!家里离村卫生站近,骑自行车,一两分钟就到了,钟医生圆了我们几十年来‘小病不出门,看病也方便’的心愿”。高伯笑呵呵地说。

51岁的王淦明也是沙尾一村的村民,记者碰到他时,他正因“慢性支气管炎”,在沙尾一卫生站的输液室里打点滴,他说,“现在看病太方便了,大医院的钟医生就在家门口,走几步路就到了,一般的病在这儿全都解决了。”

王淦明说,“以前,村卫生站条件不好,连最基本的点滴都不能打,没有应急处理设备。所以生病最麻烦,能拖就拖,不能拖医院,一般都是找钟医生看,我们都认识好几年了。现在,他来到我们村,对我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

主动在病历本上附上自己的手机号

把手机号码写在病历本上留给患者,是钟伟斌行医以来一贯的习惯。每次诊治时,他都会在病人的病历本上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或直接把号码告诉患者,“怕患者不放心、有疑问,有事方便他们及时和我联系。”

平时钟伟斌会接到许多患者打来的电话,遇到紧急情况,患者半夜打来电话求助也屡见不鲜。有时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不上觉,有时刚端上饭碗,吃了一口饭,就被病人叫去,哪怕大年初一,也没清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医者父母心,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钟伟斌都能随叫随到。

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既没有高收入,也没有社会地位,钟伟斌给出的答案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尽管一些生活时间被患者占据,但他从未抱怨,也没有改变过留手机号码给患者的习惯。“患者的事都是大事急事,能帮到他们就好。”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钟伟斌还承担起各类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在防洪排涝,防控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钟伟斌都冲峰在前,排查从疫区回归人员,常常早出晚归。

坚守:医者,更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在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钟伟斌作为一名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他受到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

对于社会上一些人利用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打着行医的幌子进行坑蒙拐骗、安排医托、贩卖假药的行为,钟伟斌表示十分痛恨,“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从医多年,他从不过度治疗,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他认为,医生不仅是职业,更是代表着一种救助与守护。

多年来,他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从未出现过质量安全事故,在历次药检中均未出现过问题。

担任沙尾一村卫生所所长以后,钟伟斌所带领的沙尾一村卫生所被评医院“年的先进科室”,医院建院70多年来,第一个被评为先进科室的卫生所。沙尾一村卫生所建立的医疗改革模式被称为“沙尾一模式”,从此向整个南沙区全面铺开。

在成绩面前,钟伟斌并未止步不前。他一边工作,一边医院学习并参加临床实践,并攻读中山医的在职硕士学位。和许许多多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钟伟斌一样是“白手起家”,不同的是,他靠一双手,引领着南沙的农村基层医疗发展之路闯出一片新天地。

信息时报记者周秋敏实习生张利萍刘艺辉通讯员李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睡虫

→后退,浏览菜单,获取更多热门文章和广州故事

→逛喵呜社区,破案推理,吐槽分享,广州FUN攻略,好玩到你停不下来

→周末亲子教育,闺蜜话题,鬼事搜奇,精彩不容错过









































咱俩都是头晕为什么服不同的药
记住三多三少规则高血压饮食不用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zvgu.com/zyyy/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