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治愈医院 > 反流性胃炎的诊断

反流性胃炎的诊断



反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从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为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详细了解反流性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

反流性胃炎该如何诊断

胃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胃液较多,呈草绿色,胃粘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幽门口开放,胆汁从十二指肠通过幽门反流至胃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

胃吸出物测定:插胃管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测定其中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5mmol/h,胆酸超过30μg/ml,则可确诊胆汁返流性胃炎。

同位素测定:静脉注射2mCi99mTc-丁亚胺双醋酸,每隔5分钟观察肝及胆道共1小时。1小时病人员饮100ml水,内含0.3mCi99mTc,以准确测定胃的位置。随后在2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肝、胆囊及胃区,决定肠胃反流指数。正常值为8.6±6.0;有反流性胃炎者增至86.3±7.1。也可用99mTc标记的溶液注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然后描记胃内同位素的含量,用以了解肠胃反流的程度。>>中医院如何诊断反流性胃炎<<<

反流性胃炎该如何治疗(我要在线咨询)

一、西医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西医多采用药物来增加胃肠蠕动,从而抑制胆汁反流入胃的现象发生,治疗效果不错,可以有效改善病症,但是对胃粘膜有些损害,长期服用会导致胃肠功能低下;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抑制胃酸或中和胃酸的药物,可导致胃粘膜萎缩,这就是有的病人胆汁反流性胃炎伴有萎缩和肠化生的原因。

二、中医辨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把胆汁反流性胃炎分为肝郁脾虚、肝胃不和、肝郁血瘀、胆胃郁热等证型,进行辨症调理治疗,一般治疗时间较长,效果良好。

反流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治胃养胃不伤胃

传统西药疗法在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仍处于核心的地位,然而长期服用带来的种种副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促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传统疗法,也从新的途径寻找治疗的方法。中医辨证施治、多途径、多靶点综合治病,调节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复方治病模式在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光彩。中医与西医结合,充分体现了其对西医减毒增效的互补优势,是反流性胃炎治疗的合理选择。

中医院对于中医药工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在坚持“继承、发扬、创新”的中医药工作思路上,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在传承中医药特色和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之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中西辩证平衡疗法”是由中医院著名老中医陈孝伯主任总结多年中医胃肠类行医经验,根据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有效针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各种肠病,结合最新西医学,进行深入病情与药理研究,将中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并进行用药方式的改进,口服加外用双管齐下,内服——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腹泻次数;外用——中药制剂灌肠,药物直达溃疡面,修复病变部位。

温馨贴士: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一定要对症处理。如果不及时治疗,耽误了病情后果相当严重。而且,对于反流性胃炎,如治疗得当的话,病变是可以逆转的。中医治疗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患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zvgu.com/zyyy/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