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常识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方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方治疗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1岁,有胆汁反流性胃炎8年年,平时口苦,胃胀,纳差,消瘦。刻下:口苦、胃胀,纳差较前加重,只能进流质饮食,消瘦,精神疲倦,大便干,2-3天1次,矢气少,平时不敢吃凉性食物,喜热饮,小便调,舌淡,苔白,脉弦细。全腹平软,上腹部胃脘部轻压痛。余腹部未见压痛,未触及硬结及肿物。

诊断:痞证(胆汁反流性胃炎)

证型:腑气不通,肝胃不和,肝胃虚寒

处方:大柴胡汤合吴茱萸加味。

具体方药:

柴胡15g黄芩15g芍药15g姜半夏15g

生姜30枳实15g大枣15g大黄10g后下

吴茱萸15,党参15g桂枝15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效果:3剂药后复诊。

患者口苦消失,大便通畅,大便稍烂,每日1-2次,无腹痛,腹部轻松,胃纳转佳,胃胀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可以普通饮食,舌淡,苔薄白,脉弦有力。

方剂调整:因大便稀烂,在原方基础上去大黄,继续五剂。

结果:大便调,每日1次,胃胀基本缓解,口苦消失。复查胃镜如下,未见胆汁反流,仍有糜烂性胃炎,继续守方。

按语:该病为中医的痞证,为何未选用半夏泻心汤之类的方剂,而选用大柴胡汤合吴茱萸汤加桂枝?患者口苦,大便干,腑气不通,喜热饮,内有寒,脉弦细,肝气不达,肝胃虚寒,肝气横逆克胃,胃气不降,胃气上逆。肝气不舒会口苦,桂枝平冲降逆,两方合用共凑暖肝疏肝,降逆通府,辛开苦降;肝气调达,胃气得降,恢复肝胃升降功能;大柴胡汤无人参,由小柴胡汤去人参加减而成,避免留邪之意,但是此患者肝胃虚寒,需要吴茱萸汤温里驱寒补虚,而大柴胡汤取其通里调达之意。患者久病,仍需继服药加减进退调养。

文中方剂旨在交流

不建议直接使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通知立删

长按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北京医院专业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zvgu.com/jbcs/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