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常识 > 黄煌大柴胡汤,治疗宿食病的专方

黄煌大柴胡汤,治疗宿食病的专方



古代治疗宿食病的专方,传统的和解清热攻里方,有止痛、除胀、通便、降逆、清热的功效,具有利胆保肝、降脂、降压、增强胃肠动力、免疫调节、抗炎、抗过敏、抗内毒素、抑菌等作用,适用于以上腹部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治疗和实热性体质的调理。

一、原始配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枳实四枚,芍药三两,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二、方证提要

呕吐,郁郁微烦,寒热往来或发热汗出不解,心下按之满痛者。

三、适用人群

1、上身宽大厚实:体格壮实,面宽,肩宽,颈部粗短,上腹部饱满,面部肌肉僵硬紧张,中老年多见。

2、抑郁焦虑:易抑郁,易焦虑,易紧张不安,易激动,常有头痛、眩晕、乏力、睡眠障碍等症状。

3、上腹部压痛:上腹部充实饱满或有压痛,舌苔厚。

4、反流:多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反酸烧心、口苦、便秘等症状,特别容易腹胀腹痛,进食后更甚。

四、适用病证

以下病证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上腹部胀满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胃食管反流症、胆汁反流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厌食、消化不良等。

2、以腹泻、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腹泻、脂肪肝腹泻等。

3、以便秘、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肠梗阻(粘连性、麻痹性)、习惯性便秘等。

4、以咳嗽气喘为表现,伴有上腹部胀满、反流的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等。

5、以头痛、头昏、便秘为表现的疾病,如高血压、脑溢血、高脂血症、肥胖症、脑萎缩、精神病、抑郁症、焦虑症、老年性痴呆等。

以发热为表现的疾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等。

五、加減变化

1、烦躁、心下痞、出血倾向者,加黄连5g。

2、脉滑、口干、多汗,加生石膏30g。

3、焦虑、腹满胀气者,加栀子15g,厚朴15g。

4、哮喘、脑梗、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见上半身饱满、上腹部充实压痛者,合桂枝茯苓丸。

5、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等见腹胀多痰、咽喉异物感者,合半夏厚朴汤。

6、肺部感染、高血压、乳房疾病、胃病等见胸痛痰黄黏、便秘者,合小陷胸汤。

7、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脑溢血、心律失常、胆囊炎、胃食管反流症等见面红油、唇红、舌苔黄或出血者,合泻心汤。

8、哮喘痰稠难咯者,合排脓散(枳壳、白芍、桔梗按2:2:1的比例研粉,每次5g,米汤调服,或开水泡水代茶,每天3~5次)。

六、使用注意

1、体质虚弱、消瘦、贫血者慎用。

2、本方见效后,可减量并采用间断性服用。

七、黄煌解说

1、大柴胡汤是古代治疗发热性疾病的常用方,现代临床则用于实热性体质、代谢综合征的调理。临床用大柴胡汤重在抓体质。一是望体型:体格肥胖壮实,面宽方圆,肩宽,颈短,胸背宽厚实。女性多丰乳肥臀,男性多大腹便便。中老年人多见,营养过剩者居多。二是查腹证:上腹部胀满膨隆,有明显压痛及抵抗感。三是察神态:面部肌肉僵硬,表情严肃,容易烦躁发怒,易抑郁焦虑,常有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等症状。

2、止呕除胀,抑制胃食管反流,是大柴胡汤的主要功效,临床上对伴有胃食管反流的的多种疾病,大柴胡汤都有应用的机会,如哮喘、心律不齐、高血压、肥胖等。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大多有反流进食后不适症状加重、夜半口干苦、晨起咽喉有黄黏痰、口臭等,特别是上腹部胀满是重要特征。

3、大柴胡汤有除烦解郁的功效,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情感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也有应用的机会,适用于体格健壮、烦躁易怒者。

4、大柴胡汤不宜减,通常原方即有效。如病情复杂,可用合方。

5、由于病情复杂,各人情况不ー,大柴胡汤的服用方法比较灵活。重病急症需要大剂量,可一日进2~3剂;慢性病、调理体质可以小剂量,每天或隔天半剂。以空腹服为宜。调理体质宜临睡前服。

|注:本文中所提中药处方,请勿擅自服用,需要在中医师辩证基础上指导使用

|文章来源:互联网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转载不当,随时联系删除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zvgu.com/jbcs/1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