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病因 > 长了结石的胆囊,切还是不切,看到院士的名
长了结石的胆囊,切还是不切,看到院士的名
说到胆结石,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就是胆囊里长了坏东西,得赶紧取出来,不然感觉随时揣着一堆石头,怪吓人的!
本着医学的谨慎原则,医院外科医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治疗胆结石该不该切掉胆囊!
胆结石是什么:
胆囊结石的成因目前不明确,近年来胆囊结石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比男性多2.5倍,一些年轻的女性也要注意,你们已经是高危人群!
其实结石没有那么神奇,也不是“神医”说的宝贝。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结石,其实不是舍利子、胆黄金、黄蜡石,更不是现炒板栗、香醇巧克力豆……
这些个都是我们外科的医生从患者胆囊里取出来的胆结石,有的胆结石晶莹剔透,有的看起来像翡翠珍珠一般,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成分不同:
胆固醇结石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呈灰黄、白黄或者黄色,质硬表面光滑,有圆形或椭圆形多面体。
胆色素结石主要成分是胆色素,呈棕黑或棕褐色,形状大小不一,可呈长条状、粒状、铸管型,质松易碎。
混合性结石由蛔虫残体、蛔虫卵、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多种成分混合组成,主要分布于胆囊内。
胆结石治疗该不该切除胆囊?
治疗方法有两种选择:1、切除胆囊2、保胆取石
在治疗胆结石前,患者一定会像屈原一样呜呼:医生呵,结石如何取之?
专家建议还是选择“保胆取石”比较好!!!
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内镜技术实现了人们能够直视胆囊内部的梦想,借助奥林巴斯电子腹腔镜、胆道镜、经皮肾镜对胆囊腔内情况可一览无遗。
胆囊内任何细小的结石颗粒都能清除,并且迅速缓解胆绞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科学、规范、精细的诊疗,还能保留胆囊正常功能,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也是最小的。
为什么不能切除胆囊?
胆囊切除后会出现上腹疼痛、恶心、消化不良、胆汁反流、大便次数增多、怕油腻、黄疸等症状,医生往往会告诉患者,这叫:“胆囊切除综合征”。
很多切了胆囊的患者长期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之苦,在此后的十几年生活中,都不能适应没有胆囊的生活,这也是很多切胆手术十分棘手的后遗症。
切除胆囊后,胆囊功能丧失,导致胆汁原来由间歇性和进食后排出,变成持续性注入十二指肠,反流入胃的机会增加,所以,很多患者会患上“胆汁反流性胃炎”或“食管炎”,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健康隐患。
切除胆囊后虽然避免了胆囊结石的复发,但是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这是因为调节胆结石压力平衡被打破,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黄志强院士曾多次强调:作为一名普外医生,您无法回避胆管损伤的问题,您就永远淡忘胆管损伤病人绝望与痛苦的脸!
更多胆囊疾病健康资讯,可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医生会与您一对一沟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