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病因 > 第二十八篇轻易切除胆囊遗留问题多多
第二十八篇轻易切除胆囊遗留问题多多
众所周知,当包括胆囊在内的任何器官面临严重病变威胁时,为了挽救宝贵的生命而选择切掉患病的胆囊是毫无疑问的。“通过摘除恶化的胆囊,不但可以取走结石,还去除了结石生长的物质基础和隐身‘堡垒’,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许多病人包括部分医务人员都持有这样的认识。但事实上,患有胆结石的人,在完全可以保留胆囊却非要切除之后,在其它各级胆管内还会长出“疯狂的石头”,并在胆汁流经的肝内外胆管中继续“流窜作案”,同时对身体带来难以言喻的伤害。
“草率地切去了功能尚好的器官,自然就会遭到自身无情的报复!”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我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胆汁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院长高凤岩教授介绍,胆囊切除术是有着如下严格适应症的:一、胆囊管已经阻塞,引发胆囊积水或胆囊积脓;二、胆囊单发息肉大于10毫米,且有血流信号和明显增大趋势者;三、胆囊因外伤而发生破裂穿孔者;四、胆囊恶性肿瘤;五、胆囊失去功能;六、充满型胆囊结石(1/2以上)。
高凤岩教授指出,虽然胆囊切除术目前已很成熟,甚至在许多地方被视为平常手术,但要强调的是:结石的生长不能因摘胆而得到控制,也不能忽视外科手术对机体可能带来的任何不良影响。那种小病大治、“闻风丧‘胆’”的后果主要有七点——
1.造成人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2.引起碱性反流性胃炎,使胃粘膜发生充血、水肿、脆性增加,胃腺体萎缩及溃疡形成。胃镜下检查,呈弥漫性炎性改变。
3.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这是因为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功效,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而胆囊切除后,胆盐池明显减少,胆汁的浓缩失去了“仓储”之所。肝胆管的胆汁酸浓度降低,则导致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胆固醇的大量积累,继而形成新的结石。再有就是原来在胆道系统内本身已经存在着肉眼及影像看不到的微结石,失去胆囊以后,在上述胆汁成分变化,以及胆汁输出过程的动力学改变的双重作用下,这些微结石加速凝聚成大小不等的再生结石,因胆囊失去后再无原来的停留场所,只有胆管可以容纳贮存胆汁及其中的结石,因此人们看到的便是术后的胆总管结石。
4.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可能升高: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丧失,不能控制胆汁的排出和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因而初级胆酸24小时持续不断的流入肠道并与细菌接触,产生大量次级胆酸,无疑增加了结肠癌变的危险性。
5.造成肝损害和结肠损害:目前已证实胆酸对肝细胞具有一定毒性,而胆囊切除后次级胆酸增多,所产生的胆酸经肝肠循环途径在小肠下段吸收,以后沿着回流入肝的门静脉血管系统,重新进入肝脏和随同肠内容进入结肠,就会酿成慢性肝肠损害。
6.引起胆管损伤:在胆囊切除的过程中,由于Calot氏三角的重要性,加之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囊切除术所带来的合并症在所难免。其中包括胆管损伤、肝管损伤、胃肠损伤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胆管损伤的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由胆囊切除造成的。
7.形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表现为Oddi括约肌炎症和运动障碍,而对这一症候群,临床上甚感困难,颇为棘手。
基于以上风险和问题,高凤岩教授提示说,胆结石如何选择最佳疗法,要不要手术取石或开刀切胆,医院确诊,看一下胆结石的大小、数目、堆积在胆囊中占据的空间、胆结石的具体位置,以及胆壁的影像特征和胆囊功能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一个比较适当的胆结石治疗方案。
单位名称:医院
出诊专家姓名:高凤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