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饮食治疗 > 养胃最佳时间表,送给胃不好的你,赶快收藏
养胃最佳时间表,送给胃不好的你,赶快收藏
点击此↑图片↑上面的标题下蓝色小字体快速 提起“都市上班族”,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宽敞明亮的写字楼、衣着光鲜的俊男靓女……殊不知,“朝九却非晚五”的工作、毫无规律的饮食,让与胃相关的各种疾病就频频“找上门”来。
《生命时报》联合搜狐健康频道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人中,92.3%的人曾出现过胃不舒服的现象;日前一份针对全国1万多人的调查报告则显示,七成以上的人胃不好,尤以中青年“上班族”为最。胃病为什么偏偏钟情于“上班族”,我们又该如何打一场轰轰烈烈的“保胃战”呢?
参与本报此次调查的人群集中在20—40岁,以企业普通白领(37.06%)、管理人士(16.33%)、政府公务员(10.43%)为主。结果显示,92.3%的人曾出现过胃不舒服的现象,其中,34.17%的人经常胃疼,5.47%的人甚至天天如此。不舒服的感觉主要有胃胀(34.%)、胃痛(26.05%)、泛酸和烧心(15.17%)、恶心和呕吐(9%)等。另一项在京、沪、粤三地联合进行的“白领胃健康调查”显示:从事销售、市场与技术工作的白领,已成为三大胃病高危职业,其胃病情况甚至比出租车司机还严重!另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第四季度胃病情况统计,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年3月,世界健康管理联盟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胃病患者已从年的1.5亿人增加到今年的5亿人,预计到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亿。其中,仅我国目前就有1.7亿胃病患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林三仁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进入21世纪后,虽然以往常见的胃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呈下降趋势,但有两种胃病却越来越多,一是胃炎,另一个是胃食管反流病。这两种病都跟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和饮食不规律有关。
在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陈先生就是典型代表。很难想象,这个26岁的健壮小伙子已有五六年的胃病史了。“刚毕业就能进这样的大公司,工作起来肯定得玩命。我们平时只要一忙起来,经常是午饭、晚饭并在一起吃,有时一包饼干、一瓶饮料就打发了。时间长了,胃就开始跟自己作对,不吃饭胃疼,吃多了照样疼。去医院一检查,是胃炎。”即便如此,陈先生还是无奈地表示,“现在年轻,正是打拼的时候,很多事情身不由己,能扛就扛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胃疼成了上班族的“家常便饭”呢?调查中,59.97%的人认为是生活、吃饭不规律导致,11.14%表示工作压力一大就犯,5.73%的人则称是每天工作时间太长、经常加班的缘故。
“俗话说十人九胃,就是说10个人里,9个人的胃都有毛病。”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医院房静远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各种胃病中,最常见的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器质性疾病,其中,尤以慢性胃炎占绝大多数。“其实,肠胃不肯好好为我们‘服务’,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它太不爱惜。”几位专家指出了几大“胃的克星”。
工作压力大。现在的上班族,每天身处钢筋水泥的建筑、环境密闭的空间,再加上紧张忙碌的工作,无不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林三仁指出,目前,在现代人群中,由精神压力大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病占绝大多数。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韩英认为,“情绪不良会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等一系列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并使胃黏膜的血液供应和胃酸分泌发生变化,引起胃病。”房静远则表示,如果这种紧张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还容易造成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出现胃酸分泌失常、十二指肠液反流减少等病症。
吃饭不定时。一大早,记者在北京某地铁站注意到,很多人一手提着公文包,一手拿着包子、烧饼等边走边吃。“我每天早上六点就爬起来,赶着去上班,哪还有时间吃早饭?中午就更别提了,随便拨拉两口饭就接着干活。”在某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只有晚饭能好好吃一顿。“因为有应酬,不吃不行啊!”
殊不知,肠胃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时,肠胃会自动分泌出胃酸以及蛋白酶等,等待食物到来。“可许多人根本不注意用餐时间,该吃的时间不吃,让胃液空等;当胃液不分泌的时候,却来个突然袭击,暴饮暴食,让它不知所措。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容易破坏胃的正常消化分泌节律。”房静远表示,长此以往,再忠于职守的肠胃也会出来闹事,时间久了,胃壁就会变薄,甚至增加胃穿孔的危险。
生活不规律。现在的都市上班族,有的人日子过得轻松,大吃大喝,纵酒无度,通宵达旦地玩乐;有的人日子过得沉重,晚上12点照样在工作,长期精神紧张。“走这两个极端的人你去问问,十有八九胃都有问题。”房静远说。
“人体有一种‘生物钟’机制,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也有高峰和低谷,以便及时消化食物。如果经常熬夜,就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胃的功能,甚至伤害胃黏膜。”韩英表示。
饮食不科学。午饭时间,不少上班族通常选择吃快餐了事;晚上加班至深夜,再三三两两约着去吃夜宵……“像汉堡、巧克力、碳酸饮料等,都很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黏膜糜烂。”房静远说,“一些白领加班时爱用烟提神,其实吸烟也能吸出胃病,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作用于迷走神经系统,破坏正常的胃肠活动,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黏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从而加重对胃壁的刺激和破坏作用。”
在“您感到胃不舒服时,通常采用什么办法”的调查中,49.34%选择了“忍着”,29.76%选择“自己买药吃”,只有8.16%的人表示会去看医生。
35岁的王希(化名)在一家报社工作,平时工作压力挺大,也常熬夜。“我承认自己饮食不规律,还总爱吃川菜、湘菜和各种冷饮。这几年,我每隔一段时间胃就不舒服,但又不想为此耽误工作,医院,一直拖到现在。”
“忍着?这哪行啊?”对王希的想法,林三仁极不赞同,“我出门诊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人胃疼一直扛着,直到胃肠道出血才来,这时已经很危险了。”其实,泛酸、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浅表性胃炎如不及时就医,可能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而消化性溃疡则容易导致出血、梗阻,甚至恶性肿瘤等。“至于因为害怕检查而不做诊断,更不可取。你想想,三五分钟的难受,和后半辈子的幸福,二者孰轻孰重?”韩英说。
胃是人体里非常重要的脏器,如果胃不好,就缺少了一个运转的环节。实际上,其他脏器病变也可能引起胃疼。韩英表示,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心肌梗死。比如病逝的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去世前就曾出现恶心的症状。“另外,胃不舒服也常常是胆囊疾病、胰腺疾病的信号。如果不及时诊治,就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自己随便找药吃就更不对了!”房静远指出,有人不仅乱用胃药,更随便服用阿司匹林等止痛药。前者容易掩盖症状,不利于医生观察和判断患病部位,可能导致误诊;后者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胃穿孔、胃溃疡、胃出血等严重上消化道并发症。另外,不少人自行服药后,觉得暂时不痛了,可实际上腹腔内的病变也许在进一步恶化;再者也容易影响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等其他腹部疾病的及时诊断。
俗话说,病靠三分治,七分养,胃更是这样。林三仁表示,小病不治都可能有严重后果,而只要控制住了致病因素,就能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
把好“入口”关、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保胃”的基础。尤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不要暴饮暴食、过饥过饱,或吃得过于油腻,每餐饭保持在八分饱最好,能少得很多病,延长寿命。二、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烈酒、浓茶、咖啡及辛辣食品等。三、蔬菜水果不可少,多吃白肉代替红肉,适当补充奶制品。中老年人可以喝些酸奶或生态制剂,以补充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四、注重早餐。很多年轻人早上不吃饭,这对身体一天能量活动分配不利,最容易伤胃。五、注意饮水和食品的卫生质量,不吃被微生物或细菌污染的食物,尤其是烟熏、霉变食品。六、紧张工作之余,少熬夜,多运动。
良好心态是“保胃”的关键。林三仁强调,现代社会,胃病几乎跟抑郁症一样普遍,这与人们社会压力逐渐增大有关。“这就要求大家凡事想开一点,不要总跟自己较劲;通过多与人交往减轻压力,达到放松的目的;如果有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对身体更好,这时,可以去找心理医生,也可以找朋友聊聊天,都能缓解愁闷、放松心情。
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饮食都不规律,早餐不吃、晚上大补、工作一忙零食替代正餐充饥,长期这样胃肠很受伤。制订一张养胃时间表,大家每天尽力坚持,可让健康受益。
7:00喝杯温开水。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毫升即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不宜喝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还可以练习叩齿下,或者张嘴、舌尖抵住前腭(上牙堂前部),有助唾液分泌,而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可助消化。
7:30早餐不能省。研究表明,经常不吃早餐引发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率高达36%,还易导致低血糖、记忆力下降,增加胆结石患病风险。一份好早餐应包含谷类、奶类、肉类、豆制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过快,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持续20~30分钟。
10:00起身走一走。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简单的肢体放松运动,有助于早餐消化。顺便喝点水或吃点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废物排出。
11:30午餐补蛋白。午餐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比如瘦肉、鱼类、豆制品。冬季午饭前可以喝点汤,因为在食物比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况下,适量的汤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饱餐后宜站立一会儿,不要坐卧或下蹲、弯腰,以免腹压过高诱发胃食管反流。餐后不宜立即快走或奔跑,以免引起胃下垂或腹部痉挛痛。
13:00打盹儿助消化。如果有时间最好能美美地睡个午觉,只要半个小时,就能让大脑得到休息,多分些循环中的血液去供应胃肠道,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但最好别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压迫腹部,造成胃肠胀气。
17:30晚餐宜清淡。进食量以七分饱为好,并注意补充杂粮和新鲜蔬菜。因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循环都比白天慢,胃肠运动也会减慢,如果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易使血脂高,使血流更缓慢,不但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杂粮和蔬菜不但可预防高血脂,还可以增加维生素摄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19:00散步防受寒。饭后尽量不要躺着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运动,但应注意,餐后半小时内最好别做剧烈运动。此外,由于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外围包裹,容易受凉。因此,在冬季外出散步、锻炼身体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运动时护好腰腹。尤其是老年人、体质较弱者更要防寒防感冒。
(文
《生命时报》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