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危害 > 无极讲堂胃相关的疾病和用药特点
无极讲堂胃相关的疾病和用药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胃相关的疾病和用药特点
病人经常会说:“医生啊!我胃疼、胃胀、胃反酸、胃不知道饿……” 胃就是一个消化的器官,中医称胃为“水谷之海”,指的是胃为受纳、腐熟水谷的器官,既然是受纳、腐熟食物的器官,如果不能受纳,受纳后腐熟不了,这就是病了,又或者腐熟过快,也是有病了。 我们看看人体气血图,胃气是下降的,中医称“胃以降为和”。也就是说,胃气下降,就调和了,就顺了。如果不降,胃气上逆,胃酸就上反,吃饭就没胃口,就生病了。 所以胃病的治疗很简单,其关键就是一个“降”字,我们一边分析,一边学习! (一)胃气上逆的用药
胃气上逆的情况在大部分胃病患者中都存在。胃液是酸性的,胆汁是碱性的,胃气下降后,在肠道酸碱正好中和。如果胃气上逆,胃酸就会腐蚀食道,引起食道炎,再向上反流,损伤咽喉,导致咽炎,很多顽固性的咽炎,通过降胃气就能治好。而西医治疗这类疾病常常采用抑制胃酸的办法,虽然胃酸减少,上逆引起的刺激症状可能减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胃气上逆的问题。
相反长期过度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壁细胞会逐渐减少,腺体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反而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出现肠上皮化生,成了癌前病变! 所以降胃气非常重要,常用药有哪些? 竹茹、枇杷叶、代赭石、生姜、枳实、沉香、旋覆花、半夏等?凡是能降气的,基本上都可以使用。 举个例子,有个女性患者因反酸、恶心、咽喉不适三年前来就诊。患者平素不吸烟,但咽炎很重。切脉后发现右手寸关有上越之势,也就是胃气上逆的脉象。患者闻到中药味就恶心,惧怕服用中药。经过思虑,我给她开了生枇杷叶1公斤,让她长期煮水后当茶饮。过了半月复诊时,患者说好得差不多了,咽炎好了,食道也舒服了,早上也不恶心了,就是放屁多。其实就是降了降患者上逆的胃气,胃酸就不再向上反流了。气向下行,屁就多,这就是治本。也难怪张锡纯认为代赭石是健胃之妙品,因为这味药降胃气效果很好。学会了降胃气,治胃病的技巧可以说掌握了一半,还有一半是什么呢?是胃寒、胃热、食积、气滞等,我们来一一分析。
(二)胃寒的用药 胃腐熟食物需要热量,如果没有热量,就无法腐熟食物,很多病人朝食暮吐,就是说早上吃的饭,晚上吐出来还未消化,从早到晚不知道饥饿,是什么原因呢?胃中无火。 如何补火?在前面讲述五行时讲过火能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 常用的药物有: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等。 使用这些温心阳的药物,胃火就有了,胃腐熟水谷的功能就会得到恢复。
白癜风哪里能治最好白癜风医院西宁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