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危害 > 老年人慢性胃炎诊治策略上
老年人慢性胃炎诊治策略上
慢性胃炎是普遍存在的病症,在老年人尤其多见。那么老年人的慢性胃炎该如何诊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上海医院郑松柏教授在医学站的授课内容《老年人慢性胃炎诊治策略》,好好学习其诊治方法。
作者:医学界消化频道
来源:倒霉蛋蛋
胃黏膜模式图
如图所示,最上面为黏膜层,其内为胃主要的功能腺体,在胃底主要为胃体腺,在胃窦主要为幽门腺。黏膜层下为黏膜肌层,是黏膜层与黏膜下层的界限。黏膜下层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其内分布血管和神经,为胃黏膜的营养层。再下方为肌层,最外侧为浆膜层。
而慢性胃炎主要发生于黏膜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都是指发生在胃黏膜层内的急性/慢性炎症。
老年人慢性胃炎概念
老年人胃黏膜层的慢性炎症,以慢性炎性细胞(单个核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如下图所示)
慢性胃炎的发病情况
慢性胃炎可能是人类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不论是病理医师还是内镜医师,在组织学上、在内镜下都很少看到无炎细胞浸润的正常的胃黏膜。除了刚出生的婴儿,几乎人人都有慢性胃炎,但大部分人无症状。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都存在慢性胃炎。下图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可见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且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除Hp外,食物、NSAIDs药物等也可引起慢性胃炎,故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由此可见老年患者慢性胃炎发病率之高。
慢性胃炎的病因
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慢性胃炎的病因是相同的,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生物因素:幽门螺杆菌(HP)或海尔曼螺杆菌(Hh);
2)物理因素:食物、异物;
3)化学因素:药物、食物、反流物(胆汁、肠液等);
4)其他。
其中HP为最主要的因素;而老年人常伴其他疾病,需服用较多药物,故药物因素在老年患者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慢性胃炎的分型
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病理,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下慢性胃炎在内镜下的分类。曾经的分类、现在的分类和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谈及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目前的分类通常将慢性胃炎分为以下3种类型(对内镜医师,应描述出其是否伴有以下病变):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伴平坦或隆起糜烂、胆汁反流、出血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伴平坦或隆起糜烂、胆汁反流、出血等。
特殊类型胃炎:化学性、放射性、淋巴细胞性、肉芽肿性、嗜酸细胞性等。
既往,医院的内镜医生也这样表述:
慢性浅表性胃炎(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胃内既有萎缩的区域,也有非萎缩的区域。此类型非常常见,可视为对新的分类的补充。
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统称,老年人患病率高。
此外,还可以根据病变分布,在内镜下将慢性胃炎分为胃窦炎(B型胃炎)、胃体胃炎(A型胃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
此图可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窦比较厚实、有质感、似羊绒地毯,看不清其黏膜下的血管纹理。
此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变薄,其下血管纹理清晰可见。
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分类
胃炎:各种病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急性胃炎:以急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慢性胃炎:以慢性炎性细胞(单个核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
慢性活动性胃炎或慢性胃炎伴活动:当胃黏膜在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的同时见到急性炎性细胞浸润(Hp感染的胃炎中常见)。
慢性胃炎病理组织学报告内容:
6项组织学变化:Hp感染、慢性炎性反应(单个核细胞浸润)、活动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萎缩(固有腺体减少)、肠化、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如下图所示:
其中,Hp感染在组织学的检测方法有两种:吉姆萨染色和嗜银染色,但操作麻烦,有创,局限性大,医院的病理科已不报告有无Hp感染。
4个分级:无(0),轻度(+),中度(++),重度(+++)。
注:有时,是否是萎缩性胃炎,病理和胃镜结果是不一致的,此时我们应全面综合的判断。内镜下观察为宏观观察,观察面积较广,但为内镜医师的肉眼观察和主管判断;病理为微管观察,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常局限分布,活检时可能未能取到,影响结果。故应相互弥补,而非人为的认为其结果矛盾。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小编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