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危害 > 多年老胃病一发真要命
多年老胃病一发真要命
十人九胃
胃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俗话说,“十人九胃”,是说十个人中就有九个人患过或患有胃病。可见,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胃螺旋菌感染、胃下垂、小儿消化不良等等多见。
中医认为,引起胃病的原因,与饮食及情志因素密切相关。饮食方面的因素多为饮食不规律、饥饱失调、偏食、挑食、过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或寒凉冰冷食品等;情志方面则主要是压力过多、过大,长期情绪压抑,或思虑过度,以及暴怒等。
胃病非小病癌变要人命由于人们对初发时期的胃肠疾病不大重视,或者诊断治疗不到位,不少患者久拖不治或者久治不愈。一旦发作起来,疼痛难忍,吃不下东西,痛得抱着肚子打滚。
很多人都觉得胃病是小病,不重视,不及时治疗,一旦发展到癌变,就真的是“要人命”了。所以,胃病,不可小看!
集萃名医治法独到西医治疗胃病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大,而且极易反复;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伤害大,恢复也需要很长时间。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核心之一,辨治法则形式多样成为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独特特色。根据其不同的体质特征,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调理体质,改善内环境的方法,治疗胃病,减少复发概率。
集萃堂中医馆的张静医师对治疗胃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其气盛为有余,则病腹胀,气满,是为胃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飧泄呕逆,是为胃气之虚也,则宜补之。”
医案分析胃痛胃胀发作频繁玉某,27岁。常觉胃部疼痛、胀气,最近一周发作频繁,无规律,发作时疼痛难忍,且大便灼热;常感腹部有灼烧般的发热和膨胀感,吃凉食后胃不适感加重,所以常没胃口,饭也吃不好,体重直线下降,人变得面黄肌瘦。去医院检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浅表性胃炎伴粘膜糜烂,反流性食管炎。服过铝碳酸镁片,雷尼替丁等西药,都无明显效果。心烦焦躁的玉某,于是听从家人建议前来集萃堂中医馆找张静医师,尝试中医治疗。
辛开苦降调中和胃症见:胃痛胃胀,泛酸,口水多,胸闷,大便质溏。
刻诊:舌红苔白,脉细滑。
诊断:胃痛寒热错杂型。
治法:辛开苦降,调中和胃。
张静医师指出,胃病的中医治疗,辨证论治最重要。中医认为,该病症的发生,是由精神因素致气机失调,脾胃功能降低,升降失常或劳逸过度,饮食不节,过食冷热而寒热失常。玉某听后频频点头,说自己平时确实是作息饮食不规律,情绪不注意调节。张静医师药予其寒热平调,消痞散结,泄热补虚的半夏泻心汤5剂。
半夏泻心汤驱热除湿调脾胃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中调理脾胃的经典方剂之一。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腻逆止呕。
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以上四药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
然寒热互结,又缘于中虚失常,升降失常,故方中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与半夏配合,有升有降,以复脾胃升降之常。
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
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使寒热得解,升降复常,则痞满呕利自愈。本方寒温并用,所治疗的病症也属于寒热错杂,临床上有些患者,内热较重,却不能吃凉药,一服用凉药就易腹泻,这些表现说明除了内热还有寒凉的一面。清代名医叶天士指出:“苦寒能驱热除湿,辛通能开气宣浊。”其认为本方具有“驱”、“除”、“开”、“宣”的作用。
三分治七分养复诊:玉某服药后胃胀痛消,泛酸减,饥则偶有烧灼感,大便可,舌淡红苔薄少,脉细滑。前方奏效,再予上方加减善后,调养而愈。
张静医师提醒,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平时饮食规律,清淡易消化。另外,情志的调节也能对胃病起到一定的治愈作用。
历史典故名医用笑话治愈胃病
医史上流传朱丹溪用一则笑话治疗胃病的故事。据说,一位书生在失去妻子后因精神忧郁犯了胃病,而朱丹溪在给书生诊脉之后却一脸认真地说:“恭喜啊,你这可不是什么病症,而是将要有喜啊。”书生忽然哈哈大笑,指着朱丹溪说:“你是徒有虚名。我乃堂堂男子,哪里来的喜脉?”后来,这名书生逢人就讲这件事,一边讲一边笑。而与此同时,书生的精神和胃口也渐渐好了。
中医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从而影响脾胃。人们因此会出现吃不下饭、呕吐等现象。现代医学也发现,人发怒时胃黏膜充血发红,悲伤时胃黏膜苍白,胃液分泌不足。可见,保持好的情绪对养护脾胃很关键。所以,平时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一定要凡事看开、大度。
集萃名医张静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世界中医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理事。主修《伤寒杂病论》。参编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本科《金匾要略》,研究过《金匾要略理论与实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经典概要》、《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金匾要略》等编写。临床擅治感冒、发热、咳嗽、鼻炎、咽炎、胃肠炎、甲状腺疾病、冠心病、失眠、头晕头痛、糖尿病等内科疾病;中药内服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盆腔炎、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以及中药内服养生、气色调理。
出诊时间:每周三、周五上午
-,
—医馆位置—
-,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