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危害 >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途径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途径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途径
季博士说,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并发症。主要有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内镜和手术治疗三种方式。
1.改变生活方式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治疗。
2.药物治疗是主要措施,包括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促胃肠动力药物、粘膜保护药和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初始治疗”与“维持治疗”两个阶段。
初始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H2受体拮抗剂仅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胃食管反流病,其症状缓解时间短、且4-6周后,部分患者出现药物耐受,长期疗效不佳。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能力强大,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药物。医院/市场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不管用以上哪种药,推荐按照药物说明书、采用标准剂量、疗程8周。
维持治疗的目的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用最小剂量的抑酸药、达到长期治愈的目的,但治疗应个体化。通常质子泵抑制剂作为长期维持的药物,目前维持治疗的方法有三种方法:维持原剂量或减量、间歇用药、按需用药。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抑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考虑联合应用促动力药物,特别是对伴有胃排空障碍的患者,可选用胃复安、吗丁啉、莫沙必利等。粘膜保护药仅用于有食管糜烂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单独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包括硫糖铝、替普瑞酮、胶体果胶铋剂。抗酸药同样只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对十二指肠内容物尤其是胆汁酸有效。
3.手术与内镜治疗应综合考虑,慎重决定。胃食管反流病手术或内镜治疗的目的是增强食管下段括约肌抗反流作用,缓解症状,减少抑酸剂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反流手术是指不同术式的胃底折叠术,术前要进行24小时食管pH加阻抗监测、进行食管压力测定,指导并选择手术方式,拟手术的患者应对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良好应答;无食管糜烂者经食管反流监测证实有反流,食管测压排除食管动力异常。
内镜治疗创伤小、安全性较好,但疗效需进一步评估,胃食管反流病内镜治疗方法有内镜缝合(胃腔内折叠术)、射频治疗、内镜下注射治疗和(或)植入治疗等,目前国内批准适用于临床的是内镜缝合治疗。Barrett食管炎伴高度不典型增生、食管严重狭窄等并发症时,可考虑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季博士说,改变生活方式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治疗;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药物。手术与内镜治疗术前需正确评估,应慎重决定。
减轻胃食管反流症状:
生活方式干预很重要
胃食管反流病是门诊常见慢性病,通常需要反复就诊、长期服药,而胃食管反流病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努力,把这种病管理好,就会减轻症状和减少症状的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季博士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自我管理方法:
一是合理饮食。避免进食过饱,少量多餐,避免夜宵,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避免食用可诱发反流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辛辣或酸性食物、高脂饮食;戒烟/戒酒;餐后及反流后可饮适量温开水,以减少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害。
二是正确卧位。餐后不宜马上躺下,最好直立位或半卧位;睡眠时抬高床头18-25cm,从腰背部斜坡位整个抬起,仅垫高枕头无效。(如下图)
三是减少易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控制体重、减肥;衣着宽松,避免紧束腰带、搬重物;保持大便通畅。
四是针对性的训练。1.腹式深呼吸训练:空腹或餐后2小时,以腹式呼吸代替胸式呼吸,鼻子吸气时腹肌紧张,肚子用力鼓起,持续3-10秒,嘴巴呼气时腹肌及全身放松,肚子瘪下去。训练时,可以将手放于腹部,感受腹部起伏。每日训练1-2次,每次15-20分钟。(如下图)
2.穴位按摩:按摩内关(腕横纹上2寸)和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双侧交替,力度适中,5-10分钟。(如下图)
五是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要保持笑口常开,常进行深呼吸;经常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例如反复先握紧拳头,再慢慢放松,体会放松的感觉。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到“睡眠门诊”就诊,必要时用点安眠药。如果情绪问题很明显,也可以到心理科诊治,降低食管高敏感,有利于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控制。
-end-
欢度双节
为父母家人送健康
医院“仁心仁术、品质医疗”,
贴心服务更温暖,我们时刻在您身边!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