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常识 > 微创腔镜胆结石是胆囊里长了石头吗
微创腔镜胆结石是胆囊里长了石头吗
胆结石是我国外科常见病,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其中有胆石症家族史,4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发病率在20%以上。除了遗传因素,胆结石的形成还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也可以说部分胆结石是吃出来的。
胆结石是胆囊里长了石头吗?
我们胆汁里的胆固醇一般情况下溶解在胆汁酸和磷脂里,就像糖或盐溶解在水里一样,如果浓度太高,其中一部分就会形成结晶,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形成结石,逐渐长大变成团块,停留或者堵塞在胆道系统(如胆囊、胆管),影响胆汁的流动,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胆囊炎,是谁挑起的“祸端”?
大多数胆囊炎的发生,都因胆囊内存在结石,阻塞了胆囊管,使胆汁排出不畅,继而发生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炎。也有一部分病人,胆囊内并不结石,细菌由肠道或由血液循环进入胆囊而形成胆囊炎。
胆囊犹如一个袋子,其末端的扩大部分,可容纳胆汁30-60ml,胆汁进入胆囊或自胆囊排出都要经过胆囊管,胆囊管长3-4cm,直径2-3mm,胆囊管内黏膜又形成5-7个螺旋状皱襞,使得管腔较为狭小,这样很容易使胆石、寄生虫嵌入胆囊管。嵌入后,胆囊内的胆汁就排不出来,这样,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积累,长期滞留或过于浓缩,对胆囊黏膜形成直接刺激而引起发炎。
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最末端的血管,医学上称为终末动脉,当胆囊的出路阻塞时,由于胆囊黏膜仍继续分泌黏液,造成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使胆囊膨胀、积水,胆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压而缺血、坏死。当胆囊缺血时,胆囊抵抗力下降,细菌就容易生长繁殖,趁机活动起来而发生胆囊炎。
胆结石,谁在“作祟”?
1营养过剩是“祸根”
很多人喜欢进食肥甘厚味。这些食物可使血液、胆囊中的胆固醇增高,久而久之,胆汁淤积,其中的胆固醇容易沉淀形成结石,胆结石长期存留,又会不断刺激胆囊与胆管壁,诱发炎症与癌变。因此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人群是胆固醇结石的高发人群。
2
精神压抑是“沃土”
当我们情绪改变时,可能直接影响人体神经系统调节功能,进而影响胆汁的排出或引起胆囊发生强烈的收缩,出现急性腹痛或急性胆囊炎。人的大脑活动影响消化系统,精神因素造成胆汁各成分间比例异常,有利于胆石的形成。同时,精神紧张、急躁、易怒,可使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导致血脂、胆汁成分等发生异常,促进胆石的发生和发展。再者,情绪波动和精神刺激,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使其痉挛,使胆汁的流动和分泌均受影响,也可促进胆结石的发生。
3
不良习惯,“铸造”胆之石
胆道里的结石主要是由于胆汁的成分和代谢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习惯不吃早餐,容易使胆汁处于过饱和状态,胆汁滞留浓缩易形成结石,饮食结构不合理,喜食油炸等胆固醇高的食品也有一定的关系。
切除胆囊后,会得胃炎?
胆汁持续进入肠道,却没有食物和足够胃酸中和,胆汁会在十二指肠蓄积,逆流入胃,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表现包括:
胃胀、胃痛、反复嗳气、嘴巴苦,还可能有胸口痛,餐后更严重。服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后,反而会加重症状。但不是所有人都出现这个问题,发生概率大约是三分之一。清淡规律饮食、少食多餐、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可以大大减少胆汁反流性胃病的发生可能性。
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
医院——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通过在患者腹壁建立两个微通道,在内镜直视下清除结石。WOLF硬镜视野广阔清晰,无视觉死角及盲区,且近距离放大倍数高,观察胆囊内膜效果极好,能清楚发现较小病灶;Olympus纤维胆道镜是一种先进的软镜,当WOLF硬镜无法进入腔内弯曲部位时,它可轻易到达病症部位,并可观察有无残余结石、是否有胆汁进入胆囊,弥补WOLF硬镜的不足;迷你腹腔镜则可清楚地将胆囊表面及周围情况收入眼底,在直视下联合硬镜及纤维胆道镜完成保胆取石手术。
突出优势:
一、在取出结石的同时,完整保留胆囊和胆囊功能。
二、让患者手术后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
三、整个手术微创、可视、安全系数高,让患者和家人都放心。
四、术后一天即可下地活动、进食,住院3-5天就可出院,病人康复快。
史建安,普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腔镜微创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理事、洛阳市普外科、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洛阳市医疗领军人物、百佳名医,连续10年被评为中信重工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从事外科临床工作30年,擅长普外、腔镜微创手术,尤其开展的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多镜联合治疗复杂胆总管结石处于我省领先水平。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申报科研课题均列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科技成果进步奖两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