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常识 > 学用中药疏肝健脾中药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

学用中药疏肝健脾中药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



作者:刘立红

编辑:寸心

当前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日趋增多。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胆囊炎、结肠炎等,这些疾病已经不只是单纯该器官自身疾病,发现与精神因素、情绪变化有着明显关系,据中医理论采用中医药疗法可以达到更佳的疗效。中医治疗重在调治肝脾,从肝脾二脏入手治疗。

柴胡疏肝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泛酸、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感或灼痛、吞咽不利等。情志不畅、发怒均会加重。治疗可以采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治疗方案。

患者,男,32岁,饮酒较多,经常熬夜、生活和饮食均不规律。半年来反复发作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脉弦细,舌红边尖有瘀点,舌苔薄白,大便不畅。胃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服西药效果不佳,来我门诊治疗。根据患者四诊资料,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

处方如下:

柴胡15克、陈皮9克、川芎9克、香附12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姜半夏12克、丹皮9克、栀子9克。

以上药7剂,日一剂水煎服两次。二诊诸证明显好转。继续原方巩固治疗半个月痊愈。嘱患者以后生活饮食要规律,以减少复发。

四逆散治疗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发病率高,症状表现繁杂,如上腹痛或者胀,嗳气、反酸、恶心等。发病因素涉及多方面,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物刺激、药物影响等。但是反复发作难愈很多与情绪密切相关。

临床所见,肝气郁滞、肝火偏旺等都会对脾胃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中医治疗必须注重肝脾同治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患者,女,39岁。胃痛、纳差、胃灼热感、反酸、反复发作半年,加重一周。睡眠多梦,精神不振。患者因家庭琐事和孩子学习不认真心情不畅。胸闷、口干口气重,大便干,偶有腹痛腹泻。舌淡胖苔薄腻,脉弦滑数。曾做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患者心情不畅而肝气郁滞,肝郁日久化热,肝郁乘脾,日久脾虚。所以治疗重在调和肝脾。疏肝透热、健脾益气。方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处方如下:

柴胡15克、甘草9克、枳实9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神15克、半夏9克、代赭石15克(先煎)、麦芽20克、薄荷6克(后下)、枯芩15克。

上方7剂,日一剂水煎服两次。患者服药第四天就反馈说服药后效果很好,各种症状明显减轻,睡眠好转。二、三诊在首诊处方基础上酌情增减药物巩固。

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囊炎或者胆结石患者,容易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大概是因为胃的蠕动功能障碍、胆汁排泄不畅因而出现反流所致。所以治疗此类疾病更是需要疏肝利胆和胃、健脾益气治疗方能收到良效。

患者,女,42岁,胃脘部及右上腹胀痛反复发作一年余,加重一周来诊。经常服用促胃动力药、抑制胃酸药、修复胃黏膜药物等效果不佳。胃镜和肝胆彩超报告单,提示胆汁反流行性胃炎和慢性胆囊炎。性格显急躁,大便干结不畅。左脉弦细、右脉弦滑,舌淡苔薄润、口不苦、食后腹胀加重。

患者性格急躁、大便干结考虑少阳肝胆火旺,但是舌淡苔薄润、口不苦、食后腹胀加重又提示太阴脾气虚,属于虚实夹杂。综合考虑,必须疏泻泄少阳肝胆与健脾益气并举,方用大柴胡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处方如下:

柴胡15克、大黄12克、枳实9克、半夏12克、白芍15克、党参20克、焦白术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9克、炒麦芽20克、炙内金20克、炒厚朴15克。

上方7剂,日一剂水煎服两次。二诊,患者述服药两天后大便通畅,腹胀痛明显减轻,胃口好转。效不更方,大黄量减为9克,继续巩固治疗半个月,诸证悉除。

痛泻要方治疗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主要责之于脾,但是对于一些长期发作、反复腹痛腹泻的患者除了脾虚之外,肝气过旺也是一个因素。如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都与肝脾密切相关,因此治疗就需要从调治肝脾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患者,女,63岁,肺结核病史,形体瘦弱,自述半年来经常腹泻,每日3~5次,且每次腹泻前会腹痛下坠感,便后症状减轻。饮食尚可,经常头晕乏力。舌边尖略红苔薄白,左脉弦右脉细。

考虑患者虽然纳可但是饭后即腹胀说明胃虽然能受纳而脾虚不能运化,便前腹痛,便后痛减,考虑肝旺脾虚。故治疗必须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以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

处方如下:

焦白术15克、白芍15克、防风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黄芪20克、当归9克、葛根20克。

以上方药每日一剂,煎服两次。患者一周后复诊明显好转,每日大便1~2次,腹痛减轻,后以本方加减治疗半个月腹痛腹泻痊愈。

总结

之所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需要注意疏肝健脾,这是因为与肝和脾的功能关系密切。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升降适宜,脏腑器官功能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现象:

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若“木不疏土”可出现肝胃(脾)不和等症,可见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等脾胃功能失常之症状。

二是肝升发太过,则肝气上逆,若肝气横逆“木旺克土”则出现脾胃功能失常之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大便异常等症。肝胆相表里,肝气疏泄直接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故也是形成胆囊炎、胆结石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脾虚运化乏力,更容易受到肝的影响,所以健脾益气需要贯穿治疗始终,同时健脾对促进胃肠道的正常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疏肝健脾药物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链接

1.搬走“绊脚石”,让每个乡村医生都积极考证

2.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即将过半,乡村医生证面临“淘汰”

3.换证在即,警惕“假村医”骗补助

4.大学生村医成香饽饽,别忘了在岗村医

5.村医随访被杀,谁来给这个最危险的职业一个保障?

6.乡村医生因随访倒在了精神病患者的刀下,痛心!

7.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几家欢乐几家愁

8.等了十年,终于全面取消纸质健康档案啦!

9.八个字四条路,解决乡村医生转型问题

10.乡村医生呐喊:不想再做表“哥”表“嫂”啦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zvgu.com/jbcs/12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