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常识 > 临床检验基础学习笔记
临床检验基础学习笔记
南昌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查
一名词解释
⒈血浆:全血标本经抗凝离心去除血细胞成分后即为血浆,主要用于化学和凝血项目检测等
⒉血清:为血液离体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液体,主要用于化学和免疫学等项目检测
⒊抗凝: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抑制某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称为抗凝
⒋抗凝剂: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称为抗凝剂
二填空题
⒈血液由55%血浆和45%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⒉血液标本类型全血、血浆、血清、血细胞
⒊血液标本按采集部位分为动脉全血、静脉全血、末梢全血
⒋成人静脉采血以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和股静脉为多
三大题
⒈血液的七个理化性质[静儿1]
(1)血量[静儿2]:(70+—10ml/kg)6%~8%妊娠期妇女血量增加了23%~25%婴幼儿略高于成人
(2)颜色[静儿3]:Hb氧饱和度
A氧合Hb鲜红色
V还原Hb暗红色
CO和氰化物中毒呈现樱红色
(3)PH[静儿4]:7.35-7.45
A:7.40V:7.35
维持稳定缓冲对
血液:碳酸氢根/碳酸
红细胞:HbH(血红蛋白)/KHb血红蛋白钾盐)
(4)比密:红细胞1.血浆1.~1.
全血
男性1.~1.
女性1.~1.
(5)渗透压[静儿5]
~mosm/kg.H2O
(6)黏稠度:
血浆黏度为生理盐水1.6倍全血黏度为生理盐水4~5倍
(7)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悬浮稳定性唾液酸根Zeta负电位
修正补充:
血浆的缓冲物质包括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和Na2HPO4/NaH2PO4
三个主要的缓冲对,其中以NaHCO3/H2CO3最为重要。
此外,红细胞内还有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K2HPO4/KH2PO4、KHCO3/H2CO3等缓冲对参与维持血浆PH值的恒定。
⒉抗凝剂
抗凝剂
抗凝原理
临床用途
EDTA盐(乙二胺四乙酸盐)
ICSH建议血c计数用EDTA-K2作为抗凝剂1.5~2.2mg/ml,18~25℃
与血液中的钙结合形成螯合物,使钙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钙是IV凝血因子)
全血细胞分析(CBC),尤其适用于血小板计数
注:不适用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
枸橼酸钠(柠檬酸钠)
mmol/L(32g/L)浓度的水溶液
同上
血栓与止血检验(1:9)
血沉测定(1:4)
血液保养液(ACD液)
肝素
广泛存在于肺、肝、脾以及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是一种有硫酸基团的黏多糖,分子量为
(肝素与血液比为1:10)
加强抗凝血酶Ⅲ,灭火丝氨酸蛋白酶(促进其对凝血因子Ⅸ、Ⅹ、Ⅺ、Ⅻ)和凝血酶活性的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
血细胞比容测定
临床生化项目
注:不适用于凝血功能、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检查(可使白c聚集并使血涂片染色后产生蓝色背景)
草酸钠
草酸钠与血液1:9
草酸钠可与血液中的钙形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血栓与止血检查
双草酸盐
同上
草酸钾0.8g可使红细胞体积缩小
草酸铵1.2g可使红细胞胀大血细胞比容、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
注:不适用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⒊成人与婴幼儿采血部位的鉴别
成人
婴幼儿
静脉采血法(轻压1~2分钟)
肘正中静脉、手背部,手腕部、外踝部静脉
颈外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及锁骨下静脉
动脉采血法(加压止血)
桡动脉(最方便)、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皮肤采血法(毛细血管)
手指指端或耳垂
拇指或足跟外侧缘
⒋①静脉采血法
简要操作:选择静脉→消毒→扎压脉带→穿刺→抽血→松压脉带→拔针,同时按压止血→将血液注入试管→混匀
②皮肤采血法
皮肤采血法所获得的血液标本是微动脉血、微静脉血、毛细血管血混合的末梢全血
简要操作:选择采血部位→消毒→针刺→取血→止血→稀释、混匀针刺深度以2~3mm为宜切忌用力过大
血液标本采集顺序: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型鉴定
使用塑料采血管分配顺序:血培养管(黄色)、枸橼酸钠抗凝管(蓝色)、加或未加促凝剂或分离胶的血清管、加或未加分离胶的肝素管(绿色)、EDTA抗凝管(紫色)、加葡萄糖分解抑制剂管(灰色)
③动脉采血法
简要操作:选择动脉→消毒→穿刺→抽血→按压止血→封闭针头→混匀
其中封闭针头须立即将针头斜面插入橡皮中或软木塞,以隔绝空气,搓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混合,并立即送检
将标本置于2~6℃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溶血的原因:①容器不清洁
②血液接触水分
③标本中的大量泡沫
④强力振荡
⑤注射器带有针头强压注血
⑥分离血清时操作不当
⒌血浆与血清区别
①血清加入抗凝剂变为血浆
②②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Ⅰ、Ⅱ、Ⅴ、Ⅷ1、2、5、8)
补充:
⒈影红细胞:在低渗、碱性尿液中,红细胞因吸水胀大颜色较浅,甚至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溢出成为大小不等的空环形,称影红细胞(P)
⒉促凝剂:(P6)
定义:真空采血时,为了快速分离血清和防止溶血,常常在真空管内预添促凝剂和分离胶。促凝剂是采用非活性硅石等非生理性促凝成分,经特殊加工制成。常用的促凝剂有凝血酶、蛇毒、硅石粉和硅碳酸等。
促凝原理: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临床用途:加速血液凝固,快速分离血清标本,缩短了检验时间,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特别适用于急诊化学检查。但离心后,常常还会有少量的纤维蛋白凝块或凝丝悬浮在血清中。
⒊分离胶:
定义:是一种聚合高分子[静儿6]物质,不溶于水,具有抗氧化、耐高温、抗低温、高稳定性等特性。
分离原理:分离胶的比重介于血清与血细胞之间,在~g离心力作用下液化移动到管中央,离心后固化,在血清与血块之间形成隔离层,使血清和血细胞完全分离。
临床用途:分离胶能保证血清化学成分的稳定,在冷藏状态下48小时无明显改变,适用于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等相关检验。但分离胶的质量可以影响分离效果和检验结果,且其成本较高。
总结:
⒈公式
⒉PH
①血液pH7.35~7.45A:7.40V:7.35
②血涂片染色法磷酸盐缓冲液PH6.4~6.8:保持染色环境在相对恒定的PH内,使细胞着色稳定(P16)
③HbHiCN转化液文齐液磷酸二氢钾PH7.2+-0.2,防止高球蛋白血液标本混浊(P34表)④尿比重干化学试带法尿液PH及蛋白可影响重测定结果,应进行校正。如尿液PH6.5,结果应加0.;PH8.0时,应加0.。尿蛋白每增加10g/L,结果应减去0.。(P)
⑤尿液PH测定干化学试带法(P)
试带试带模块中主要有麝香草酚蓝和甲基红等成分。
a麝香草酚蓝检测范围为PH6.0~7.6
b甲基红检测范围为PH4.6~6.2。变色范围为橙红(PH4.5)-黄绿色(PH7.0)-蓝色(PH9.0)。
⑥随机尿PH最大范围为4.6~8.0,多数尿为5.5~6.5。(P)
⑦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干化学试带法)(P)
原理:利用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在PH=3.2时,溴酚蓝产生阴离子,蛋白质(清蛋白)产生阳离子,二者结合后产生颜色变化,由淡黄色渐呈绿色乃至蓝色
试带:试带模块中主要有:酸碱指示剂溴甲酚蓝或四溴酚蓝二酯,PH阈值为3.0~4.6m
质量保证PH9.0时,使干化学试带法呈假阳性
尿液PH3时则引起干化学法蛋白定性假阴性
⑧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其特点:在PH4.5~5.5时,加热至40~60℃(通常为56℃)时发生凝固,继续加热至90~℃时溶解,而温度下降到56℃时恢复凝固。(P)
⑨尿液肌红蛋白检查(P)
质量保证标本处理标本要新鲜,以免肌红蛋白变性而被硫酸铵沉淀,导致假阴性。肌红蛋白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在碱性(PH8~9)条件下4℃可稳定至少1周,因此如需保存,标本宜碱化后冷藏。
⑩精液一般性状检查(P)
PH7.2~8.0
aPH8.0时,见于急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或附睾炎,可能是精囊分泌过多或前列腺分泌过少所致。
bPH7.0并伴有精液量减少,可能是输精管阻塞、射精管和精囊腺缺无或不良所致。
11.分泌物检查(P)
正常分泌物呈酸性,PH4.0~4.5。PH升高见于各种炎症患者以及绝经后妇女
毛滴虫生长的最适宜PH为5.5~6.0,温度为25~42℃
12.漏出液PH7.4渗出液PH6.8(P)
13.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P)
是在空腹状态下用十二指肠管采取,根据采集先后顺序分4段采集留取,分别置于标记为D、A、B、C的4支试管中,包括D液(十二指肠液)、A液(胆总管液)、B液(胆囊液)、C液(胆管液)
PH:D液:7.6A液:7.0B液:6.8C液:7.4
13.胃液检查(P)
正常胃液PH0.9~1.8。PH3.5~7.0为低碱,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继发性缺铁性贫血、胃扩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PH7为无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泌素瘤、幽门梗阻、慢性胆囊炎、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⒊渗透压
血液:~mOsm/kg·H2O
尿渗量:~0mOsm/kg·H2O;24小时内最大范围:40~mOsm/kg·H2O;
尿渗量(Uosm)/血浆渗量(Posm)为(3.0~4.7):1.0(P)
脑脊液压力:成人70~mmH2O儿童50~mmH2O
⒋核左移根据其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级(P25)
轻度核左移:仅见杆状核粒细胞6%
中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中幼粒细胞;
重度核左移(类白血病反应):杆状核粒细胞25%,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如早幼粒甚至原粒细胞,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质的改变。
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可将贫血分为4度(P35)
当Hbg/L(女性g/L)时,为轻度贫血
Hb90g/L时,为中度贫血
Hb60g/L时,为重度贫血
Hb30g/L时,为极重度贫血
当Hb45g/L时,应考虑输血
清洁度判断标准(P)
清洁度
杆菌
球菌
白(脓)细胞(个/HP)
上皮细胞
Ⅰ
4+
-
0~5
4+
Ⅱ
2+
-或少许
5~15
2+
Ⅲ
-或少许
2+
15~30
-或少许
Ⅳ
-
4+
30
-
透明度
脑脊液透明度:清澈透明(P)
关节腔积液透明度:清亮、透明(P)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P)
漏出液透明度:透明、偶见微混
渗出液透明度:多为混浊
羊水检查:妊娠早期:无色或淡黄,清晰、透明;妊娠晚期:乳白色,混浊(P)
胎儿各器官成熟度的判断指标及判断方法(P)
项目
判断指标
判断方法
胎儿肺成熟度
羊水泡沫试验
羊水卵磷脂/鞘磷脂(L/S)
羊水磷脂酰甘油(PG)
阳性:提示胎儿肺已成熟
L/S≥2:提示胎儿肺已成熟
妊娠35周后羊水PG阳性:提示胎儿肺已成熟
胎儿肾脏成熟度
羊水肌酐(umol/L)
羊水葡萄糖(mmol/L)
.8,提示胎儿肾脏已成熟
.6~.7,提示胎儿肾脏成熟可疑
.5,提示胎儿肾脏未成熟
0.56,提示胎儿肾脏成熟
0.80,提示胎儿肾脏未成熟
胎儿肝脏成熟度
羊水△A胆红素
0.02,提示胎儿肝脏已成熟
0.02~0.04,提示胎儿肝脏成熟可疑
0.04,提示胎儿肝脏未成熟
胎儿皮肤成熟度
羊水脂肪细胞
20%,提示胎儿皮肤已成熟
10%~20%,为临界值
10%提示胎儿皮肤未成熟
50%,提示胎儿皮肤过成熟
胎儿唾液腺成熟度
羊水淀粉酶
U/L提示胎儿唾液腺成熟
⒈血小板计数(P49)
血小板是由成熟巨核细胞质脱落产生,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黏附(GpⅠb)、释放、聚集(GpⅡb/Ⅲa)、血块收缩和促凝作用等功能。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形态检查是常用的,血液一般检验项目。
血小板计数(PLT):是测定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是重要的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之一。
㈠显微镜计数方法
⒈原理:血液经稀释液稀释和破坏红细胞后,混匀、充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血小板数量,经过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⒉试剂
①草酸铵稀释液:由草酸铵、EDTA-Na2和H2O组成。其中草酸铵作用是破坏红细胞,EDTA-Na2抗凝。
②复方尿素稀释液:(许汝和液):由尿素、EDTA-Na2、甲醛和H2O组成。其中尿素作用是破坏红细胞,EDTA-Na2抗凝,甲醛固定血小板。
3简要操作
取稀释液0.38ml→取血20ul,混匀→充池→静置→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的四角和中央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数量→计算。
㈡质量保证
㈢方法学评价
㈣参考区间
(~)×10∨9/L
㈤临床意义
血小板数量随时间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略有变化,
①午后略高于早晨
②春季较冬季低
③平原居民较高原居民低
④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分娩后减低
⑤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
⑥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比毛细血管血高10%
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
当血小板数在(20~50)×10∨9/L,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
低于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
低于5×10∨9/L,可导致严重出血
血小板计数超过×10∨9/L为血小板增多
病理性血小板减少和增多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
原因
临床意义
减少
生成障碍
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肿瘤、放射性损伤、巨幼贫血等
破坏过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消耗过多
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分布异常
脾大、血液被稀释等
先天性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增多
原发性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反应性
急性化脓性白血病、大出血、急性溶血、肿瘤等
其他
外科手术后、脾切除后等
⒉血栓与止血一般检查
①ATP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和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血物质,是常用而且比较灵敏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检指标之一。(P55)
25~35秒,超过正常对照值10秒为异常
②PT(凝血酶原时间):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PT是常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筛检指标之一。(P53)
PT:成人11~13秒,新生儿延长2~3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为异常
③BT(出血时间):使用出血时间测定器(TBT)在受检者前臂皮肤上造成一个标准切口,记录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出血时间(BT)。(P52)
TBT:(6.9+-2.1)分钟
④TT(凝血酶时间):是反应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筛检指标之一。TT延长主要反映Fg浓度减少或功能异常以及血液中存在相关的抗凝物质(肝素、类肝素等)。(P56)
16~18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为异常
⒊葡萄糖定性方法学评价
方法
评价
班氏法
敏感度低,特异性差,操作烦琐,但稳定性好,检测范围为5.5~g/L,可检出所有还原性糖。大剂量维生素C、肌酐、尿酸可引起假阳性。目前已逐渐被葡萄糖氧化酶试带法取代
干化学试带法
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只与葡萄糖反应,极少出现假阳性;操作简单、快速,检测范围为1.67~g/L。大剂量维生素C、高浓度酮体、高比重尿易降低反映敏感度而出现假阴性。目前已广泛普及
薄层层析法
是鉴别、确证尿糖种类的特异实验,但操作烦琐,不适合临床常规标本的测定
⒋蛋白质定性方法学评价
方法
评价
加热乙酸法
准确,可与尿中所有蛋白质反应,假阳性少。通常作为蛋白质的确证实实验,但操作比较复杂
磺基水杨酸法
操作简便,敏感度高。清蛋白、球蛋白、本周蛋白均可检出,简便、快速曾为CCCLS推荐为参考方法。但干扰因素多,有些药物及盐类结晶可致假阳性
干化学试带法
简便、快速,广泛用于健康普查和肾病筛查,但结果受尿液PH影响。对清蛋白敏感度高,对球蛋白灵敏度仅为清蛋白的1/~1/50,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黏蛋白、Tamm-Horsfall蛋白(T-H蛋白)及本周蛋白等基本不反应
量词
序数词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
nineten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
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twenty-one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ninety
hundred百thousand千tenthousand万(十千)
hundredthousand十万(百千)
million百万
billion十亿
trillion万亿
表示顺序的词
first第一secondthirdfourthfifthsixthseventheighthninthtenthtwelfth
基数词作分子,序数词作分母,除了分子是‘1’以外,其他情况序数词都要用复数式
threefourths或threequarters(四分之三)
onethird或athird(三分之一)
twenty-fourtwentyfifths(二十五分之二十四)
threeandonefourth或threeandonequarter(三又四分之一)
ahalf(二分之一)
oneandahalf(一又二分之一)
oneandaquarter(一又四分之一)
Monday(星期一)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
January(一月)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表示颜色的词:
blue(蓝色)green(绿色)purple(紫色)yellow(黄色)red(红色)pink(粉红色)cyan(青色)white(白色)black(黑色)orange(橙色)brown(棕色)gray(灰色)tea(茶色)beige(米色)salmonpink(橙红色)Khaki(卡其色)olivegreen(橄榄绿)aquamarineblue(蓝绿色)
mave(紫红)oysterwhite(乳白色)sandybeige(浅褐色)silver(银白色)gold(金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