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常识 > 什么胃药都吃了,我的胃病为啥还不见好
什么胃药都吃了,我的胃病为啥还不见好
平时门诊上,经常听到患者说这样一句话:我的胃病药也吃了怎么就是好不了?
胃病,大家喜欢把所有的胃不舒服:肚子痛、胀气、恶心、反酸、吃一点就饱、不觉得饿、吃不下东西。。。。都叫做胃病。
今天就来说说:怎么才能看好胃病~~~
幽门螺杆菌,可谓大名鼎鼎,全国约7亿人被它困扰。它除了与各种胃病、胃癌密切相关外,还有数十种其他疾病与它相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的共餐习惯,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高,约有56%的人群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即幽门螺杆菌胃炎,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瘤]。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口口途径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水源,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杆菌的水,可以被传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母婴传播、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
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极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理论上,疫苗的预防效果最好,如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但是,目前幽门螺杆菌疫苗还在实验阶段,没有在临床上使用。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少去不卫生的地方用餐,特别是路边摊,那里的餐具可能消毒不合格。
进餐时使用公筷,不将食物嚼碎了喂小孩,餐具要定时消毒,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钟即可。
个人的生活用品一定要分开使用,不要共用牙刷,碗筷等等。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盐,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使用公筷怎么检测幽门螺杆菌?
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如何检测呢?
首选14C或者13C呼气试验,无创,无痛、准确,30分钟出结果。
胃镜下可行快速尿素酶检测,还可以观察有无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情况。
还可以检测粪便和血液,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少。
△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哪些人需要根除?
以下是《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根除指征:
如何根除?
符合根除指征的均推荐接受治疗,推荐四联疗法,同时口服四种药物,疗程10-14天,根治率可达90%左右。
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抗生素1+抗生素2+铋剂
PPI:PPI(拉唑类)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从而增强抗生素的作用,包括降低最小抑菌浓度、增加抗生素化学稳定性和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
标准剂量PPI为艾司奥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mg(或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潘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以上选一,餐前半小时服用。
抗生素组合:
推荐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中抗生素组合、剂量和用法注:抗生素组合餐后服用阿莫西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作用强,不易产生耐药,不过敏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首选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可用耐药率低的四环素或呋喃唑酮替代阿莫西林。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
1、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酮
2、四环素+左氧氟沙星
3、克拉霉素+呋喃酮
4、克拉霉素+甲硝唑
5、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注:难以获得四环素或四环素有禁忌时,可选择第3、4、5种抗生素组合方案。注意方案4和5组合的2种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耐药率已很高,如果选用,应尽可能将疗程延长至14d。
铋剂:铋剂的主要作用是对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额外地增加30%-40%的根除率,标准剂量铋剂为枸橼酸铋钾mg(果胶铋标准剂量待确定)。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不推荐用于初次治疗,可作为补救治疗的备选方案。以上方案10或14天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一旦开始治疗,必须坚持,不可随意中断或停止,否则易引起菌群耐药性给日后根除带来更大的困难。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得胃癌?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幽门螺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会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时间再长就会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
其实胃癌的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查出率越高,患胃癌率越高,但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是绝对会发展成胃癌,它只是胃癌发病的帮凶,只要出现症状尽早治疗即可,大可不必惊慌。
大约只有1%的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
但是反过来说,不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不一定就不得胃癌。
孩子感染了怎么办?
全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易感人群是老人与小孩,且成人感染者多是在儿童期获得。
由于根除方案含有大剂量抗生素和铋剂,疗程也较长,对儿童的正常菌落会造成影响,也会产生耐药性和重金属蓄积风险,除非符合指征,一般不建议儿童根除。
也有报道,根除后可能对免疫力有负相关。
成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感染率是比较低的,但儿童是易感人群,根除后再感染几率要比成人高,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儿童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而且儿童依从性差,一旦用药就不能随便停药,否则易引起菌群耐药性,为以后根治带来更大的困难。
综上所述,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和根治治疗。
但如果出现胃十二指肠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获益大,有消化溃疡的儿童推荐检测和治疗。
治疗后什么时候复查?
建议吃完药以后,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复查也是做吹气试验,如果是阴性,恭喜你,你已经治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复查前,要停用各种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药一个月以上,抑酸剂、铋剂一周以上,避免出现假阴性。
成人根除后的5年再感染率<5%;但是还需要注意预防。
是不是真的”胃病“?虽然
你不舒服的地方是胃,
你是胃胀、恶心、反酸。。。
但是
如果吃了胃药没有什么效果或者效果很差;
如果你做了胃镜,结果只是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
那么
首先要去看看,是不是真的“胃病”:
因为,真正的胃病吃了胃药总会有点用;
因为,浅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就类似于正常;
“慢性浅表性胃炎”严不严重,需要治疗吗?
因为,这些个“胃炎”其实也不会让你的胃一直不舒服;
因为,其他毛病也会让你有和胃病一样的不舒服。
胃不舒服≠胃病;胃病≠胃炎。。。
所以,可以让你胃不舒服的原因实在太多,不能都怪”胃病“,一直好不了,可能因为看错了病~~
怎么排除假”胃病“?既然假”胃病“这么多,怎么才能排除它们呢?
需要:
看看是不是自己一直在吃”伤胃“的药;
做个B超排除胆囊、肾脏、肝脏的问题;
做个CT排除胰腺、肺的问题;
做个心电图排除心脏的问题;
抽个血排除血糖高、肾脏不好、肝脏不好、甲状腺的问题;
。。。。。。
如果你每次胃痛后,没有反酸、恶心,反而是屁多、想上厕所,放了屁后会好---
有可能是肠道的问题,需要做的不是胃镜,而是肠镜。
具体做什么,要去和医生商量,抓出”李鬼“!
所以,第一步应该是做检查排除假”胃病“,千万不要白白做了检查,白白吃了苦头~~
这个胃病不要忘!如果
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来的胃不舒服;
和医生一起确定了是”胃病“,那千万要记住:
1、胃镜查出来的胃炎也许不是你胃病好不了的真正原因;
2、胃病包括了很多毛病: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胃息肉、胃出血、胃癌。。。。
3、”功能性消化不良“也许才是你真正的病因!
为什么总是治不好它?1、引起它的根本病因没有找对;
2、针对它的药吃得并不是很对。
不要把所有的胃病都当成胃炎来治,这样对”胃炎“真的不公平!
胃炎为什么总是好不了?原因可能是这四条:
所以,不要忘记了有个叫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病,也许它才是你胃不舒服的原因。
如何彻底说再见?第一步查幽门螺杆菌:
如果阳性,杀菌以后就再也没有胃不舒服了,就说明是这个菌引起来的;
第二步看看吃的胃药:
如果杀了菌还是不好,或者查下来没有菌,那就先看看是不是吃的药不准确
1、吃饭以后严重:促动力药(比如莫沙必利、西沙必利。。。。)
2、吃饭以后好点: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
3、烧心、胃痛为主: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
4、胃胀、吃一点就饱为主:促动力药(比如莫沙必利、西沙必利。。。。)
5、胃胀、不想吃东西为主:消化酶和益生菌(比如双歧杆菌。。。)但这个是辅助的,不能只用这个。
6、如果有胆汁反流:铝碳酸镁。。。
第三步想想睡得咋样:
如果以上两步都做了,还是好不了,那就先看看平时睡得好不好。你平时晚上都睡不好,胃怎么会好呢?只有休息得好,胃才能帮你好好工作、消化食物啊。
如果自己睡觉调整不过来,还是要靠吃药来帮忙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第四步问问情绪想法:
如果睡觉也是好的,就要问问:平时是不是容易生气,是不是喜欢胡思乱想。
因为,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情绪器官,你所有的生的气、想的事,最后都堆在胃里面出不去了,胃怎么可能会舒服?
是不是遇到紧张的事情(比如考试。。)就可能胃不舒服?
是不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比如生气。。)就会胃不舒服?
胃就是心情的”晴雨表“!
气饱了、气得胃痛。。。。这些说法其实都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要想胃好,首先心情要好~~
如果,调整不过来,还是需要吃药来打断这个恶性循环的,吃了也许就会都好了。
所以,有时候,吃药吃了,心情好了,胃也好了,你也就明白了胃病好不了的原因:不在胃,而在心!
结语1、引起胃不舒服的可能不是”胃病“,要首先做检查排除假胃病;
2、一般的”胃炎“不太会让你胃一直不舒服,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3、”胃病“治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根本病因没有找对、药没有吃对;
4、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胃病“治不好的原因;
5、睡不好、想得多、好生气。。。也许就是你”胃病“一直好不了的原因了!
6、吃再多的药,不如把病因搞明白,吃对药!
更多胃肠日常养护方法,咨询胃肠问题,获赠健康图书资料,欢迎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