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病因 > 常用药物使用说明书
常用药物使用说明书
一、抗感染药物
抗感染药物主要分为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
(一)抗菌药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通常为:应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头孢拉定(第一代头孢菌素),又名先锋霉素IV。
本品耐酸,可以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较高.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多种对广谱抗生素耐药的杆菌等有迅速而可靠的杀菌作用,主要以原则经尿排泄,尿中浓度较高。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等的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耳鼻咽喉感染、肠炎及痢疾等。
胶囊剂,每粒0.25g,0.5g;注射剂,每瓶0.5g,lg。
口服,成人0.25g-0.5g/次,3-4次/日,空腹给药。肌注、静注或静滴。成人,0.25g-0.5g/次,3-4次/日。对严重感染每日可增至4g,
①不良反应偶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皮疹、荨麻疹等。长期应用可致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维生素缺乏。②和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性,对青霉素过敏者或有过敏体质的人慎用。③食物可延迟本品吸收。不影响吸收总量,但宜空腹服用。
(2)头孢呋辛钠(第二代头孢菌素)
临床主要应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等的感染,如扁桃体炎、肾盂肾炎、膀胱炎、丹毒、创伤感染等
片剂,每片0.g,0.25g;注射剂,每瓶0.75g,1.5g。
口服,成人一般每次0.25g,每日两次。重症感染或怀疑是肺炎时,每次0.5g,每日两次;一般泌尿感染,每次0.g每日两次;对无并发症得淋病患者推荐剂量为1g,单次服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0.75g,每日3次。静脉注射给药,每日总剂量为3~6g
①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改变等。②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③能引起伪膜性肠炎,应警惕。
(3)头孢曲松钠(第三代头孢霉素)
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
注射剂.每瓶0.5g,1g,2g。
一般感染,每日lg,一次肌肉注射或静注。严重感染,每日2g,两次给予。肌肉注射;将1次药量溶于适量0.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作深部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如皮疹及其他过敏反应、腹泻和其他胃肠紊乱;和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硫酸庆大霉素
注射剂,每支8万单位。
本品为广谱抗生素,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抑菌、杀菌作用。主要适用于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膜炎及尿路感染等。
成人肌肉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注射,一次80mg(8万单位),一日2~3次
①发生率较多者有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耳毒性)、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食欲减退、极度口渴(肾毒性)、步履不稳、眩晕(耳毒性.影响前庭;肾毒性)。停药后如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需要引起注意。②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注意肾脏的毒性反应。③本品不宜静脉推注。
3.大环内酷类抗生素
(1)罗红霉素
临床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五官科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片剂,每片mg;颗粒剂,每袋50mg。
空腹口服,一般疗程为5-12日。成人一次mg,一日2次。
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2)琥乙红霉素
本品可作为青素等β-内酰胺类过敏或耐药患者治疗下列感染时使用;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结膜炎;百日咳;军团菌病。
片剂,每片0.25g。
口服.一次0.25-0.5g,一日3-4次。
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偶可引起肝脏损害.肝病患者慎用。
(3)阿奇霉素
本品的抗菌谱与红霉素相近,作用较强。①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②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及皮肤软组织感染。③肺炎链球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片剂,每片mg,,mg;注射剂.每瓶mg。
口服,每日1次,每次mg。静脉滴注,mg/次,1次/日,以注射用水5mL溶解后,加人至mL或mL的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液中。
①有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少数出现白细胞减少。②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氟喹诺酮类
(1)诺氟沙星(氟哌酸)
本品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须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
片剂,每片0.1g。
口服,成人用量一般为一次0.2g,一日3~4次。
偶见消化道反应、皮疹以及血清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严重肾功能障碍者、孕妇、幼儿慎用。
(2)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
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杀菌效果好。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统、肠道、呼吸道、骨关节、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片剂.每片0.25g.0.5g;注射剂.每瓶0.1g.0.2g。
口服.成人为一次0.5g,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0.1-0.2g,一日2次,但滴注速度不宜过快.至少30min以上。
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上腹部不适等。②可出现皮疹、淡痒等过敏反应。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另外使用药物过程中可发生光敏反应.应避免过度曝露于阳光下,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③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者应避免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左氧氟沙星
本品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片剂,每片mg,mg;注射剂,每瓶mg。
口服,每次mg,每日2次。静脉滴注,成人每日0.3-0.6g,分1-2次静滴,滴注时间应大于60min。
①用药期间应避免过度曝露于阳光下,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立即停用;②大剂量使用或尿液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应大量饮水,保持24h排尿量在1mL以上;③18岁以下青少年、癫痛患者禁用;④对氟哇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磺胺类抗菌药
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
磺胺甲恶唑SMZ与三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SMZ-TMP,SMZco),对常见致病菌的敏感率可提高2~10倍。临床应用:可用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伤寒、菌痢等。
片剂,每片0.4g,80mg。
口服,成人一次2片,一日2次。
①副作用有白细胞减少、皮疹、胃肠道刺激等;②严重肾功能者慎用;③对磺胺药过敏者禁用。
6.林可酰胺生素
克林霉素
主要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主要用于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引起的腹腔感染。还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和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由于本品可进人骨组织中,和骨有特殊亲和力,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背幼炎的首选治疗
胶囊剂,每粒mg;注射剂,每瓶mg。
口服,成人,1次0.15--0.3g,一日3-4次。肌肉注射量1次不超mg,超过此址则应静脉给予。静脉滴注前应先将药物用输液稀释.mg药物应加人不少于mL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稀释液中。
①与林可霉素间有交又过敏。②肝功能不全者慎用。③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用于脑膜炎。④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艘痛、腹泻等症状。
(二)抗病毒药
1.利巴韦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
本品为年合成的广谱、核昔类、非选择抗病毒药,对RNA和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在细胞培养内抗RNA病毒作用较强(对流感病毒最为敏感,其次为乙脑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甲肝病毒)。可用于RNA病毒引起的感染。可与干扰素a联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片剂,每片50mg,mg;注射剂,每瓶mg。
口服,成人一日总量-mg,分2-3次,可连用5日或酌情延长。静滴,用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每ImL含Img的溶液后缓慢静脉滴注。成人一次0.5g,一日2次,每次滴注20min以上。
①口渴、思饮、腹泻、血细胞减少等,及时停药或适当减量可自动缓解。②严重贫血、肝功能异常者慎用。③妊娠头3个月内孕妇忌用。
2.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临床用于治疗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生殖器疱疹。
片剂,每片mg;注射剂,每瓶0.5g。
口服,一次mg,每4h一次。静脉滴注,一次用量5mg/kg,取本品0.5g加人l0mL注射用水中,使浓度为50g/L,再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少l00mL。最后使药物浓度不超过7g/L。
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功能紊乱、头痛、皮疹;对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应调整剂量。?
(二)抗真菌药
1.伊曲康唑
主要应用于深部真菌所引起的系统感染·如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类球孢子菌病、着色真菌病、孢子丝菌病、球孢子菌病。也可用于念珠菌病和曲菌病
片剂,每片mg.mg.
一般为1日-mg,顿服。短程间歇疗法,1次mg.1日2次,连服7日为I疗程,停药21日,开始第2疗程。
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脏病患者应慎用。
2.氟康唑
应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真菌感染,如隐球菌性脑膜炎、复发性口咽念珠菌病等。
胶囊剂,每片50mg,mg,mg或mg;注射剂,每瓶mg,
念珠菌性口咽炎或食管炎:第1日口服mg,以后每日口服mg;念珠菌系统感染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第1日mg,以后每日mg;注射给药的用量与口服量相同。可加人葡萄糖液、生理氯化钠液、乳酸钠林格液中滴注。
①对本药或其他毗咯类药过敏者禁用。②用药期间应监测肝肾功能。
二、解热镇痛药
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本品属水杨酸类。口服吸收完全,能透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及胎盘。在肝代谢,由尿排出。临床上具有以下作用①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本药还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可用于痛风。②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进而抑制血栓烷A2(TXA2)合成,阻滞血小板聚集,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暂时性脑缺血和心肌梗死等。
片剂,每片0.06g,0.1g,0.3g,0.5g;肠溶片,25mg;咀嚼片,mg。
阿司匹林精胺酸盐粉针剂,0.5g,Ig(分别相当于阿司匹林0.25g,0.5g)。
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口服;抗风湿,一次0.5~1g,一日3次。服时与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合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一个疗程为2~3月;预防血栓栓塞,成人一次0.3g,一日1次。
①对消化道有刺激,用量较大时易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严重时可致消化道出血,故对溃疡病患者慎用。重复多次应用时,宜与碳酸氢钠或胃舒平合用。②用量过大或久用可产生水杨酸反应,如头晕、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甚至精神错乱,如出现耳呜(早期中毒表现),立即停药。③过敏反应,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哮喘等应予停药。④长期大剂量服用可抑制肝脏制造凝血因子及阻断前列腺素合成酶作用,血小板功能减退引起出血,可用维生素K防止。外科手术前一周禁用本品。复方阿司匹林(复方乙酸水杨酸片,TabAspirinCo,TabAPC),每片含阿司匹林0.g、非那西丁0.g、咖啡因0.g。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口服。
2.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病、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林止痛片)
本品为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对胃肠道刺激性小,血中较快达到有效浓度,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为较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镇痛作用较弱。本药几无抗炎杭风湿作用。适用于感日发热,以及各种神经痛、头痛、偏头痛等。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本药尤为适宜。
片剂,0.5g。
口服,成人一次0.25~0.5g,一日3次,每日总量不宜超过2g,疗程不宜超过10日。3岁以下儿童最好不用。
①长期应用对肝、肾脏有损害。②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药热、溶血性贫血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3.双氯芬酸(扶他林)
本品为新型的强效消炎镇痛药,具有显著抗风湿、消炎、止痛及解热作用。其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2.5倍,比阿司匹林强26~50倍。口服吸收迅速,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由肾排出。该药特点是疗效好,适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非炎性关节痛、手术及创伤后疼痛,以及各种炎症所致发热等。
片剂,25mg、50mg;胶囊,50mg、75mg(戴芬)、mg。针剂,50mg。
口服,每次25mg,一日1~3次。肌注,每次50mg,一日1次。
一般耐受良好。治疗初期,可引起胃肠反应.如胶痛、恶心、腹泻、头晕或头痛。几天后症状可消失。个别病人可发生过敏反应以及皮疹、水肿和肝功能不良。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或有哮喘病史者不宜应用。孕妇慎用,妊娠最后3个月禁用。
三.强镇痛药
1.吗啡
属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强烈的中枢性镇痛作用。临床用于①镇痛,现仅用于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剧痛。②心肌梗死。③心源性哮喘。④麻醉前给药
片剂,每片5mg,10mg;注射剂,每支5mg,10mg。
①常用量:口服,5~15mg,一日15~60mg;皮下注射,一次5~15mg,一日15~40mg;静脉注射,5~10mg。②极量:口服,一次30mg,一日mg;皮下注射,一次20mg,一日60mg;硬膜外腔注射,一次极量5mg,用于手术后镇痛。
①强效镇痛药因连续使用可致成瘾性,故此类药物又称为“麻醉性镇痛药”,仅限于急性剧烈疼痛的短期使用或晚期癌性疼痛,属于严格管理的药物之一,应按《国家麻醉药品管理办法》执行。②禁与以下药物混合注射:氯丙嗪、异丙嗪、氨茶碱、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碳酸氢钠、哌替啶等。③此药能增加胆道张力,尤以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更著,因此胆绞痛、肾绞痛患者用药须与阿托品合用。④此药对呼吸中枢有明显抑制作用,应用过量,可致急性中毒,解救可用纳诺酮0.4~0.8m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或将纳诺酮2mg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mL内静脉滴注。⑤此药可增加胃肠道及其括约肌的张力,减少胃肠蠕动,延长胃排空时间,因此治疗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或尿储留等。
2.哌替啶(杜冷丁)
作用与吗啡相似。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1/8;持续时间较吗啡短,为2-4h。致胃肠道、胆道和泌尿道痉挛作用也比吗啡轻。呼吸抑制、镇咳作用亦比吗啡弱。能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催眠作用。临床用于各种剧痛的止痛和麻醉。
片剂,25mg,50mg,mg。针剂,50mL/1mL、mL/2mL。
镇痛:口服,成人每次0.1~0.15g,一日3次,极量每次0.2g。肌注或皮下注射,成人每次0.05-0.1g,极量每次0.15g。连续应用时,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短于4h。
①可见头昏、出汗、口干、恶心或呕吐等;过量时瞳孔散大,中枢兴奋甚至惊厥;常见心动过速,可有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②不宜用于心功能低下病人,慎用于严重肝功能不全病人,忌用于颅脑损伤、颅内可疑占位性病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或支气管哮喘病人。③由于其心血管作用明显,不宜用于平衡麻醉。④反复应用可成瘾,应控制使用。
四.镇静催眠药及抗精神失常药
1.苯巴比妥(鲁米那)
本品对脑干和大脑皮质有抑制作用。常用于催眠、镇静,与苯妥英钠合用抗癫痫。和解热镇痛药配伍,可加强镇痛作用。
片剂,15mg,30mg。粉针剂,0.1g。
镇静及抗癫痫:成人口服一次15~30mg,一日3次。催眠:成人睡前半小时服30~mg。抗惊厥:成人肌注:一次0.1~0.2g,必要时4-6h后可重复。成人极量一次0.25g,一日0.5g。
①有精神委靡、头昏、乏力等后遗作用。②久用可成瘾及损害肝、肾功能。③少数有皮疹等过敏反应。④癫痫病人长期服用不能骤然停药,否则会诱发癫痫发作,甚至呈癫痫持续状态。
2.地西泮(安定)
本品为弱安定药,作用与利眠宁相似,但较强。对癫痫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较好。
片剂,2.5mg。针剂,I0mg/2mL。
口服,成人一次2.5~5mg,一日3次,总量不超过一日25mg。用于癫痫持续状态,可缓慢静注或静滴10~20mg/次。
嗜睡、便秘等。对婴儿、老人和体弱者慎用。有青光眼病史及重症肌无力病人禁用。静注时密切观察有无呼吸暂停,如出现应立即终止注射,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3.艾司唑仑(舒乐安定)
适用于失眠、惊厥、焦虑、紧张、恐惧等。还适用于癫痫大、小发作及术前镇静等。
片剂,1mg。
口服,镇静一次1~2mg,一日3次。催眠一次1~2mg。抗癫痫,一次1~2mg,一日3次。
老年、体弱、小儿及高血压病人慎用。个别病人有时出现疲乏、无力、嗜睡等。?
五.抗变态反应药
1.扑尔敏
本品为抗过敏类药品。适用于皮肤过敏症:荨麻疹、湿疹、皮炎、药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虫咬症、日光性皮炎。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药物及食物过敏。
片剂,4mg。
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3次。
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口渴、多尿、咽喉痛、困倦、虚弱感、心悸、皮肤淤斑、出血倾向。
2.苯海拉明
本品属乙醇胺类的经典的?H1阻滞剂。阻滞组胺对血管、胃肠道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有镇静作用和轻微的阿托品作用。本品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15~20min开始吸收。临床用于皮肤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虫咬皮炎、药疹、接触性皮炎等。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差。还可用于妊娠呕吐、内耳眩晕、晕动病、失眠等。
片剂,12.5mg,25mg。糖浆,0.2%/I00mL。注射剂,10mg/1mL。
口服,抗过敏,每次25~50mg,一日2~3次,饭后服。肌注或静滴,一次10~20mg,一日2次。
嗜睡、头晕、口干、乏力,多不严重。过敏反应,皮疹。骨髓抑制,偶见粒细胞减少、贫血,多因长期服用而发生。须保持高度机敏的工作者如驾驶员、高空作业者等慎用,严重肝肾损害者慎用,过敏者慎用。
3.异丙嗪(非那根)
本品属吩噻嗪类药物,为氯丙嗪的衍生物。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强而持久,有显著的中枢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能增强麻醉药、催眠药、镇静药和镇痛药的药效,并有降低体温的作用,止吐作用比苯海拉明强。口服吸收迅速。临床用于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以及晕动症、妊娠呕吐。与氯丙嗪等配合用于人工冬眠。
片剂,12.5mg,25mg。注射剂,每支25mg/1mL,50mg/1mL。
口服,成人每次12~25mg,一日2~3次。肌肉注射,每次25~50mg。静脉注射,紧急情况下可以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25%,缓慢静脉注射。
嗜睡常见;恶心、口干少见;皮疹罕见。注意事项同苯海拉明。不宜与哌替啶、阿托品多次合用,不能与氨茶碱混合注射,因有刺激性不宜皮下注射。服药期间避免驾驶车辆和管理机器
六.心血管系统药
(一)抗心律失常药
1.美托洛尔(倍他乐克)
临床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如房性及室性早搏、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也适合用于各型高血压及心绞痛。
片剂,25mg,50mg,mg。针剂,5mg/5mL。
口服,成人一次12.5~mg,一日2次;静注,开始2~5mg(每分钟1mg),隔5min重复注射,直至生效,一般总量为10-15mg。
偶有胃肠道不适、头晕、眩晕、失眠、做噩梦等反应。②有明显心动过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源性休克者忌用。严重心力衰竭者忌用或慎用。③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糖尿病、甲亢和孕妇慎用。④支气管哮喘病人不宜应用大剂量,用一般剂量时也分为3~4次。
2.普罗帕酮(心律平)
本品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类型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亦用于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快速心律失常。
片剂,每片50mg、mg。注射剂,35mg/10mL、70mg/20mL。
口服,一次~mg,一日3~4次,一日不宜超过mg;维持量一次mg,一日2次。静注,一次70mg,每8h静注70mg,加5%葡萄糖稀释,或一次静注后继以静滴(20~40mg/h)。
可有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眩晕、眼闪光等。个别病人出现手指震颤、心动过慢、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精神障碍和低血压等,亦可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本品禁用于慢性肺心病、哮喘及严重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压病人,妊娠3个月内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与地高辛合用时剂量应酌减,与局麻药或慢心律和心肌收缩力药物合用时,本品作用可增强。?
(二)强心药
1.地高辛
本品选择性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为中速类强心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是伴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者(非预激综合征所致)。
片剂,每片0.25mg。注射剂,0.25mg/1mL,0.5mg/1mL.
口服,每次0.~0.25mg,一日2次,5~6日后改为一日1次维持。静注,开始0.25~0.5mg,4~6h后可再注射0.25mg。使用时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缓慢注人。
强心昔的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1/2,而最小中毒量又为最小致死员的1/2。其毒性反应包括:①消化道反应,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②视觉改变,可有黄视、绿视、视力模糊、畏光、弱视、盲点、闪烁感等;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头痛、眩晕、失眠、抑郁、乏力、谵妄、精神错乱等;④心脏反应,最常见的是室性早搏,有时呈二、三联律,其他有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心房颤动、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2.西地兰
本品为快速类强心药,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伴肺水肿者,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者亦适用。
注射剂,0.4mg/2mL。
静注,首剂0.4~0.8mg,之后用5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必要时2~4h后再注射0.2~0.4mg,24h内不超过1.6mg。精注困难时亦可肌注。
同地高辛。虽蓄积作用小,安全范围较其他强心药大,但在2周内用过洋地黄类者应减量慎用。?
(三)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
为速效、短效硝酸盐类抗心绞痛药,本品具有直接松弛平滑肌作用,尤其对血管平滑肌作用更明显。其主要作用于小静脉,扩张容量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并能扩张较大动脉,包括冠状动脉,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以及增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改善心肌血供状况。舌下含服0.5mg,2~5min见效,持续10~30min。主要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治疗。静脉给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以及心外科手术中降压等。本品还可用于暂时缓解胆绞痛、肾绞痛、幽门痉挛以及治疗雷诺病和视网膜动脉栓塞等。
片剂,每片0.5mg;注射剂,每支5mg。
成人0.5~1mg/次,舌下含服,一日可用多次。心绞痛未缓解,每隔5min重复口含0.5mg,15min内不超过2mg。静滴::5~10mg加人5%或10%葡萄糖注射液mL,以每分钟5~10μg速度滴注,根据治疗反应,可适当增加。
①可有头痛、面部潮红、灼热感、耳鸣、眩晕、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等。②青光眼、心肌梗死伴低血压、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等忌用。③静滴过程中,须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④长期使用可产生耐药性,每天应保持8~12h“无硝酸盐”间期。⑤不作口服给药。
2.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本品为硝酸脂类速效、长效冠状动脉扩张剂。作用和硝酸甘油相似,但作用持久。口腔黏膜及胃肠道吸收58%。舌下含服及口服后分别于5~10min,30min生效。持续时间分别为2~3h,3~5h。本品常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可用作心绞痛发作的预防,也可用于周围血管痉挛或栓塞等疾病。
片剂,每片2.5mg、5mg、l0mg.
成人一次5~10mg,一日3次,舌下含服或口服。
可有头痛、眩晕、面部潮红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偶见皮疹。初用者可从小剂量开始(5mg/次),以减轻头痛等不良反应,摄人酒精可增加其副作用。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性。青光眼病人忌用。
3.速效救心丸
本品系川川芎(xiong)、冰片等中药制剂。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的作用。
丸剂,每瓶50粒。
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急性发作时,一次10-15粒。
尚不明确。
(四)降血压药
凡能降低血压,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称为降血压药。降血压药按其作用可分为11类,最常用的有如下几类:①利尿降压药:噻嗪类利尿药是利尿降压药中最常用的一类,如氢氯噻嗪。②钙拮抗药:硝苯地平。③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⑤血管紧张素II(AIT)受体阻断药:缬沙坦。⑥影响交感神经递质的药物:复方利血平。
1.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是常用的基础降压药,用药早期通过利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长期应用则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降压。适用于早、中期高血压。目前临床上多用本品小剂量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可增加降压效果。
片剂,每片12.5mg。
口服,一次12.5~25mg,一日1~2次。
①长期应用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症。为防止电解质紊乱,宜间歇用药。通常并用氯化钾1g,一日3次,可预防低血钾的发生。②本品可诱发或增强强心苷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如与强心苷合用,应注意补钾。③可引起高血糖症,糖尿病患者应慎用。严重肾功能不良者应禁用。④可减少尿酸的排泄,可致高尿酸血症,有痛风患者可诱发痛风的发作或使其症状加重。⑤有血氨增高的肝硬化患者可诱发肝昏迷,应慎用或禁用。
2.硝苯地平(心痛定)
本品为钙离子拮抗剂。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同时,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本品口服后吸收良好,20~25min生效,舌下含服3~5min生效,持续4~6h。适用于治疗心纹痛、高血压。
片剂,每片5mg。
口服,5~10mg/次,3次/日;急症应用可舌下含服。
①有面部潮红、心悸、水肿,个别有舌麻、口干、发汗、头痛、恶心、含欲不振等。②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以防血压急剧下降,偶见直立性低血压。
3.美托洛尔(倍他乐克)
临床用于各型高血压心绞痛,也用于各种原因所致心律失常。
片剂,25mg、50mg、mg。针剂,5mg/5mL。
口服,治疗高血压,开始时每日一次mg,维持量为每日一次~mg。
参见抗心律失常药。
4.卡托普利(开博通)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其与利尿剂、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剂合用能增强降压疗效,用于治疗重症或顽固性高血压。另外卡托普利对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也有保护作用,能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防止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发展。
片剂,每片12.5mg,25mg。
口服,成人一次25mg,一日3次。
长期用药可能会出现刺激性干咳,一般在停药4天内干咳消失,少数病人可出现皮疹、瘙痒等。
5.缬(xié)沙坦(代文)
本品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I型)阻滞剂。适用于治疗高血压。服药2h内开始出现降压作用,4~6h达降压高峰,降压作用可持续24h以上。重复用药时,2~4周内达最大降压效果。本品与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合用可显著增强降压效果。
胶囊,每粒80mg,mg。
一次80mg,一日1次。2~4周达最大抗高血压效应。如疗效不满意,可增至mg/日,或加服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本品副作用轻微、短暂,偶有血管性水肿、腹泻、肝功能异常、偏头疼、皮肤荨麻疹、瘙痒等。本品对过敏者、妊娠(shen)与授乳妇女及儿童禁用。慎用与患肾动脉狭窄、肝功能不全的病人,肝功能损害者减少用量。
6.复方利血平
本品为复方制剂,使用于早期和中期高血压病。
片剂,每片含利血平0.mg,氢氯噻嗪3.1mg。
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
用药期间出现明显抑郁症状,即可减量或停药。
(五)升压及抗休克药
1.盐酸肾上腺素
本品兼有α受体和有β1受体的兴奋作用。可用于心跳骤停的急救、过敏性休克、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性昏迷及支气管哮喘等。局部用于鼻黏膜充血及牙龈出血等。与局麻药合用,可减少出血和延长麻醉时间。
注射剂,0.5mg/0.5mL,1mg/1mL。
①抢救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缓慢静注(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0mL)。②心跳骤停:0.1%注射液0.25~0.5mL/次静注或心内注射。③支气管哮喘: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2~0.5mL/次。
可出现心悸、血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误入血管,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
2.间羟(qi?ng)胺(阿拉明)
用于各种休克及手术时的低血压,也可用于心肌梗死性休克。
注射剂,每支10mg/1mL。
①肌肉或皮下注射5~10mg/次,每0.5~2h1次。②静注,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缓慢静注0.5~5mg/次,然后继以静滴。③静滴,以10~40mg加人5%葡萄糖水或生理盐水mL中,以20~30滴/min速度滴注或根据血压调整滴速。
①有头痛、头晕、心悸、心动过速,静脉用药外溢可引起组织坏死。②对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患者禁用。
3.多巴胺
本品具有β1受体,也有一定的α受体刺激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对内脏血管,如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则有扩张作用。本品可用于治疗各种低血压和休克。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输出量减少,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血容量已补足的病人尤为适用。也可用于心脏手术后或心脏复苏时升压。
针剂,20mg/2mL。
静滴:成人20~mg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mL内,按每分钟2~4μ/kg的速度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速。
过量可导致呼吸加速、心律失常等,停药后即可消失。本品使用前宜先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使用时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及尿量。
七.消化系统的药物
(一)肠胃解痉药
1.阿托品
本品为抗胆碱药,能阻断M胆碱受体,解除平滑肌的痉挛,临床用于缓解内脏绞痛。如胃痉挛、肠绞痛、肾绞痛、胆绞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另外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大剂量应用时,可使周围血管和内脏血管扩张,局部血流灌注量增加,因而可用于治疗严重感染中毒性休克。
片剂,每片0.3mg;注射剂,0.5mg/1mL。
口服,一般治疗量每次0.3~0.5mg,每日3~4次,宜饭前空腹服用。皮下或静脉注射,一般治疗量每次0.3~0.5mg。
常有口干,严重时瞳孔散大、皮肤潮红、尿潴留、心率加快、兴奋、烦躁、谵语、惊厥等。青光眼病人禁用。
2.山莨gèn菪dàng碱(-2)
本品是我国合成的胆碱能神经阻滞剂。作用和阿托品相似,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改善微循环。主要用于感染性休克、有机磷农药中毒、脑血管痉挛、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等。
片剂,每片5mg,10mg。注射剂,5m/1mL,10m/1mL。
用于缓解内脏绞痛,口服,一次5~10mg,一日3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成人一般一次5~10mg,一日1~2次。用于抗休克和有机磷中毒的抢救,静注:成人5~10mg/次,必要时根据病情10~30min/次,须密切观察其副作用。静滴:成人20~30mg,一日1次。
不良反应与阿托品相似。(常有口干,严重时瞳孔散大、皮肤潮红、尿潴留、心率加快、兴奋、烦躁、谵语、惊厥等。青光眼病人禁用。)?
(二)抗酸抑酸药
1.铝碳酸镁(胃达喜)
本品每1片咀嚼片含mg铝碳酸镁,可迅速中和胃酸,可通过吸附和结合胃蛋白酶而直接抑制其活性,有利于溃疡面的修复;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的作用。适用于急性和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反流性食管炎以及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如胃灼痛、反酸、烧心感、腹胀、早饱、恶心与呕吐。
片剂,每片0.5g。
片剂,一般每次1~2片,每天3次,于两餐之间及睡前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周为一个疗程,胃溃疡8周为一个疗程。
偶尔产生副作用。大剂量服用可导致胃肠道不适,如软糊状便。肾功能损伤的病人服用铝碳酸镁(胃达喜)时.应定期监测血清中镁和铝的含量。胃酸缺乏者禁用
2.法莫替丁
本品为第三代H2受体阻断剂,具有高效、长效的特点。抑制胃酸分泌较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强·作用持续10~12h。临床主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道炎、上消化道出血等。
片剂,每片20mg;注射剂,每瓶20mg。
成人口服,每次20mg,一日2次,早晚饭后;或一次40mg,临睡前服用,4~6周为一疗程。静脉注射:一次20mg,每日2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20mL进行溶解,缓慢静脉注射或与输液混合进行静脉点滴,5天一疗程。
不良反应较少.最常见的有头痛、头晕、便秘和腹泻;偶有皮疹、荨麻疹(应停药)、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罕见有腹部胀满感、食欲不振。肾功能衰竭或肝病者、有药物过敏史病人慎用。孕妇慎用,哺乳妇女使用时应停止哺乳。
3奥美拉唑(洛赛克)
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迅速,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是目前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作用强且维持时间久,溃疡愈合率略高于H2受体阻断剂。临床主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难治性溃疡、反流性食道炎、上消化道出血等。奥美拉唑本身还能使幽门螺旋杆菌数量降低,与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或者与甲硝哇和克拉霉素三联合用,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胶囊剂,每个胶囊20mg。注射液,每支40mg。
口服或静脉给药。①治疗消化性溃疡,口服,一次20mg,一日1~2次,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十二指肠溃疡疗程2~4周,胃溃疡疗程为4~8周。②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静脉注射,一次40mg,12h/次,连用3天。
①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头痛、恶心、腹痛、胃肠胀气及便秘、皮疹等。②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三)助消化药及肠胃运动功能促进药
1.多酶片
本品含四种酶,每片内含胃蛋白酶48u,胰蛋白酶u,胰淀粉酶1u,胰脂肪酶u。主要用于消化不良,久病后消化功能减退。
片剂。
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饭前或进食时服。
避光.密闭保存。
2.多潘立酮(吗丁啉)
本品为化学合成的新型胃运动功能促进药。该品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使胃内食物和胃酸排空,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的收缩,同时也能增强食道的蠕动和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张力,抑制恶心、呕吐。
主要用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顽固性胃胀气及慢性胃炎,胆汁反反流性胃炎,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呕吐。
片剂,每片10mg;混悬液,lmL:1mg(l00mL);注射剂,每支l0mg。
常用的服用量是每次10毫克,每日3次;混悬液每次I0mL,每日3~4次,饭前15~30min服用;肌肉注射每次10mg,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由于其通过血脑屏障弱,故无明显的镇静、嗜睡及锥体系的副作用;增加胃动力有可能产生危险时,例如:胃肠道出血,机械性梗阻,穿孔等禁用;偶见口干、便秘、腹泻、短时的腹部痉挛性疼痛等。
(四)泻药及止泻药
1.泻药
(1)酚酞(果导)
口服后在肠内碱性环境中形成可溶性钠盐,可刺激结肠砧膜,促进蠕动,并阻止肠液被肠壁吸收而起导泻作用,为刺激性泻药。其泻下作用温和,服药后6~8h排出软便。适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
片剂,每片50mg。
50-mg,睡前顿服。
①偶有皮疹、皮炎及过敏性肠炎。②阑尾炎、直肠出血未明确诊断、笼顺阻禁用。③可使尿色变成橘红色。
(2)开塞露
本品为润滑性泻药。为甘油和山梨醇制剂,注人肛门可刺激直肠壁,反射性引起排便,并有润滑作用。用于大便干燥等较轻便秘。
每支20mL。
由肛门注人,每次20~40mL。
注药导管的顶端剪开后(开口应光滑),缓慢送人肛门,避免损伤直肠黏膜。
(3)麻仁
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胶囊,每粒0.6g。
口服,平时一次0.6~1.2g,一日1次;急用时一次1.2g,一日3次。
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品,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止泻药
该类药能抑制肠蠕动和分泌,或吸附肠道气体、毒物,起到止泻排毒作用。
(1)盐酸洛哌丁胺
止泻药,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
胶囊,每粒2mg。
口服,急性腹泻:4mg起始量,以后每次腹泻后2mg,每日总量不超过16mg。慢性腹泻:2~4mg/次,2~3次/日。
偶见口干,胃肠痉挛,皮肤过敏。禁用于肠梗阻,便秘者,不单独用于细菌性痢疾。服用本品应补充水电解质。
(2)蒙脱石散(思密达)
适用于急、慢性腹泻。反流性食道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疾病疼痛的对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治疗。
散剂,每袋3g。
将本品倒人50mL温水中,摇匀后服用。成人:3g/次,3次/日。急性腹泻服用本品治疗时,首次剂量加倍。
①治疗急性腹泻,应注意纠正脱水。②如须服用其他药物,建议与本品间隔一段。③过量服用.易致便秘。
(五)利胆药(茴三硫)
促进胆汁、胆酸、胆色素分泌,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及消化不适,并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八.呼吸系统药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具有促进呼吸道的痰液和异物排出,保持呼吸道清洁与通畅的作用。对于有痰的咳嗽,必须同时合用祛痰药,以免由于痰液排出受阻加重感染。
(一)祛痰药
氨溴索(沐舒坦)
本品为溴己新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其祛痰作用显著超过溴己新,且毒性小,耐受性好。
片剂,每片30mg;注射剂,每支15mg。
口服,成人每次30mg,每日3次。长期使用(14天后)剂量可减半。静脉输注,每天2~3次,每次15mg,严重病例可增至每次30mg慢速静脉输注。静脉滴注,加人葡萄糖、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静脉点滴使用。
不良反应较少,仅少数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偶见皮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
(二)镇咳药
1.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联邦止咳露)
联邦止咳露是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的商品名称,主要成分是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等。磷酸可待因属于中枢性镇咳药,一般用于无痰的干咳及剧烈、频繁的咳嗽。其止咳作用强,成瘾性比吗啡弱。而盐酸麻黄碱则具有平喘、兴奋和麻醉作用。目前它是临床常用的传统镇咳药之一。
糖浆,60mL/1瓶、mLx1瓶。每5mL糖浆含磷酸可待因5mg,盐酸黄素4mg,氯化铵mg,扑尔敏1mg。
一次10~15mL,一日3次。
①痰多黏稠不易咳出者不宜使用。②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及老年人慎用。③可影响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④有口干、便秘、头晕、心悸等副作用。
2.喷托维林(咳必清)
本品能选择性地抑制咳嗽中枢,也有轻度的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对呼吸道黏膜有局部麻醉作用,但无成瘾性。大剂量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故它兼有中枢性和末梢性镇咳作用。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和百日咳等。
片剂,每片25mg。滴丸,每丸25mg。复方咳必清糖浆,每mL中含:氯化铵3g,喷托维林0.2g,兼有镇咳祛痰作用。
口服,成人一次12.5~25mg,一日3次。复方咳必清糖浆,每次服10mL,每日3~4次。
①偶有轻度头晕、口干、恶心、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此乃因其阿托品样作用所致。②青光服及心功能不全伴有肺淤血的病人忌用。③痰多者宜与祛痰药合用。
(三)平喘药
氨茶碱
本品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兼有兴奋呼吸中枢和隔肌运动、降低肺血管阻力和微血管通透性及扩张冠状动脉和利尿等功能。临床主要用于平喘,也可用于心绞痛、心源性肺水肿。近年来发现小剂量茶碱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片剂,0.1g。肠溶片,0.05g、0.1g。注射剂,0.25g/10mL(供静脉给药)、0.5g/2mL(供肌注用)。
口服,一般成人0.1~0.2g/次,一日3~4次。肌注,成人0.5g/次。静脉注射,一次0.25~0.5g,一日0.5~1g,每25~mg用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40mL中,注射时间不得短于10min。静脉滴注,一次0.25~0.5g,一日0.5~1g,以5~10%葡萄糖液mL中稀释后缓慢滴注。
①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部不适、失眠、心率增快等反应。②静脉给药太快或浓度过高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紊乱、惊厥、血压骤降,甚至死亡。③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忌用。④心、肺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减量。⑤肌注可致局部疼痛,现已少用。
九.泌尿系统药(利尿药、脱水药)
(一)利尿剂
1.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主要作用是抑制肾对Na+、CI-的重吸收,而增加尿量。其用途为:①利尿:利尿作用强、快而持久。口服后1~2h出现利尿作用,4~6h达高峰,持续8~12h。适用于心源性、肾性水肿和肝硬化腹水等。②抗利尿:对肾源性和血管加压素敏感性尿崩症病人,可致尿量减少。③降压:本品小剂量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可增加降压效果。
片剂,每片12.5mg。
口服:成人一次25mg,一日3次,或一次50mg,一日2次。为防止电解质紊乱,可间歇服用。
参见降血压约。
2.呋塞米(速尿)
本品作用迅速、强而短暂,在其他利尿剂不起效果时仍可显效。用于各种水肿,如肾性水肿、脑水肿、肺水肿、肝硬化腹水、功能性周围性水肿。
片剂,每片20mg;注射剂,每支20mg。
口服,起始剂量为一次20-40mg,一日1次,必要时6-8h后追加20-4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一次20-40mg,隔日一次。
①用量过大,或连续应用时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可引起低血钠、低血钾、低血钙。②大剂量静脉注射可引起急性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除控制用量和注射速度外,应避免与氨基糖昔类抗生素同时应用。③偶见皮疹和粒细胞缺乏症。④仅用于对本品及噻嗪类利尿剂过敏者。
?(二)脱水药
甘露醇
本品可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的水分吸回到血管内而起脱水作用。使肾髓袢降支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引起利尿;尚有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作用。本品主要用于脑水肿和青光眼的治疗,降低颅内压及眼内压。
注射剂,20%甘露醇溶液,每瓶mL。
一般成人用20%甘露醇溶液,于15~20min内滴注完毕。必要时可每4~6h一次,或与50%葡萄糖溶液60mL交替使用。
①一般无不良反应。注射过快,可引起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②气温较低时,常析出结晶,可用热水(80℃)溶解后使用。③心、肾功能不全及因脱水造成的尿少病人慎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