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病因 > 中大科普年轻小伙第一次胃镜被诊断重度

中大科普年轻小伙第一次胃镜被诊断重度



关于萎缩性胃炎

你该知道这些

病例

小施,26岁,连着一个多礼拜早晨起床之前胃胀气,疼痛连翻身都困难,于是医院做了胃镜,并取了活检做了病理。

胃镜下显示,小施的胃未见明显病变,但是取了胃窦组织进行了活检,病理报告却显示小施患有重度萎缩性胃炎并有肠上皮化生。

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及萎缩程度与年龄正相关,约占接受胃镜检查人群的13.8%,在胃癌高发区占28.1%,并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也随之增高。60岁以上人群几乎可达半数。因此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可小施年纪轻轻,为何会患此病?

疑惑不解

小施这下慌了

是不是重度萎缩性胃炎就离胃癌不远了。

什么是萎缩性胃炎?

定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胃黏膜上皮反复受损导致胃固有腺体萎缩、数目减少,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为主要病理表现,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为癌前病变。

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力下降、长期不合理饮食、不良情绪、环境、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饮食、吸烟、过量饮酒等。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饱胀、食欲不振、嗳气等。

肠上皮化生:

完全型(I型)

不完全小肠型(II型)

不完全结肠型(III型)

小肠型肠上皮化生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病变,肠上皮分化程度较高,病变程度较轻,多见于慢性胃炎。结肠型肠上皮化生的分化程度较低,病变程度较重,在胃癌等恶性病变中检出率较高。

萎缩性胃炎分度:

萎缩程度以胃固有腺体减少各1/3来计算,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为轻度,介于原有腺体的1/3~2/3之间为中度,超过2/3仅残留少数腺体甚至完全消失为重度。

小施是重度,但是医生却说,不要慌,其发展成胃癌还有很漫长的过程,早发现早治疗;于是根据病情给小施进行了精准的用药,并定期复查胃镜。

如何正确预防萎缩性胃炎?

肠型胃癌的发生历经30年-50年,漫长的时间(从浅表性胃炎至早期胃癌)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胃癌或异时胃癌发生风险,应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除。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目标是防止肿瘤发生,预防引发癌症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如化学,生物,物理等因素。主要包括幽门螺旋杆菌(HP)的根除及抗感染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改善营养状况,适当增加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量,针对一些高发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要注意减少高危食品比如酸菜、酱菜的摄入,甚至不摄入。

此外,还要积极改善食品保鲜条件,多吃一些富含维C的食物,这可以阻断亚硝酸化合物在胃内的合成。

食品结构中还要注意红肉这一品类,红肉与胃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红肉指的是牛羊猪肉及肉制品,可以适当少吃一些红肉,多吃一些白肉,如鱼、鸡、兔肉等。

还有,要少吃一些火锅、麻辣烫等食物,这些食物对食道胃粘膜形成刺激,适当食用或者少吃,还有少喝酒,尤其长期引用白酒对胃粘膜慢性损伤,易于诱发胃癌。

另外,建议患者保持身心愉快,不要老处在长期压力或精神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和生活。以上是主要是针对这种高危人群的治疗。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中,应积极治疗癌前疾病或者病变,目前已知的胃癌癌前病变,主要有几种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胃粘膜息肉、胃溃疡、中重度异型增生,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

尤其有胃癌症家族史、40岁以上胃病长期未愈,发病率较高。

对上述情况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定期随访和观察,密切结合临床和病例,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途径!

治疗策略

1、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能在肠化前根除,还有可能逆转;当然任何阶段根除都会受益;

2、抑酸或抗酸治疗。萎缩病变局限,有胃粘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3、胃粘膜保护剂,适用于有胃粘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者。药物包括兼有杀菌作用的胶体铋,兼有抗酸和胆盐吸附作用的铝碳酸制剂和粘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等。

4、胃肠动力药,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

5、解痉药:当胃炎导致胃痉挛性疼痛时可适当选用抗胆碱药物。

6、助消化药物:当腺体萎缩,粘膜屏障作用减退,胃酸、消化酶分泌减弱,致胃排空延迟,上腹胀满,使用消化酶类药物,可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7、中医中药治疗:中成药辩证治疗,结合叶酸和维生素B12对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都有疗效。

.

胃镜随访很重要!

萎缩性胃炎的年癌变率约为0.5%~1%,对这些患者需定期随访,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属于胃癌前病变,对此类患者,均须进行定期胃镜随访复查。

END

审核丨庄冬云

供稿丨院区消化科赵冉

编排丨张蓝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zvgu.com/jbby/1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