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表现 > 夏至养生,记住这九点
夏至养生,记住这九点
今日养生节目内容(上):胃肠道疾病的调养
上回讲了胃肠息肉的形成与防治,反流性胃炎及反流性食道炎,俗话说的:“烧心”,烧的不是心,是胃粘膜和食道黏膜,是胃液及胆汁逆流而上,逆流而上--打嗝不放屁,上下不通。五脏之情志及功能决定着气血运行的方向,则都是肝胆的问题,所以得做好肝胆七加一,胆囊是胃肠消化道的核心。胃肠道神经错乱症,不是修桌椅及机器,而是哄孩子,五脏六腑皆可生胃肠道疾病,性格造就疾病及身体功能,人的脏腑结构决定人的能力及命运,称之为硬件,如:肺脏好,则上厕所就有魄力,做任何事都利索。反之说话磨叽的人,则便秘同时也是肿瘤高发人群,所以肺气调达之人,不得肺及胃肠肿瘤。家庭、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称之为软件,如:职业性的颈椎病,生活习惯造就的胃炎及胆囊炎。情绪也影响胃肠健康,五脏的气机决定胃肠的气机,胃肠道敏感症:和胃肠黏膜,神经,肌肉,浆膜有密切关系,吃葱花都上火的人没有火,而是严重的淤血症,吃水果或冰棒都拉肚子,不是寒而是胃肠道神经过敏,得厚补胃肠,在肚脐眼左右两侧的天枢穴,上面中腕穴,来调解整个胃肠的神经体系,所以过敏为免疫失调症,得正确的面对和调制,而不是一躲了之。
足少阴肾经——灵墟穴
位置:灵墟穴属于足少阴肾经穴位图,灵墟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缓解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痰多、呕吐、肋间神经痛等按摩灵墟穴的功效:壮阳益气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盛夏,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
“最热模式”就要开启,你准备好了吗?夏至养生,记住这九点1、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2、多吃些苦味和酸味食物
中医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例如素有“菜中君子”美称的苦瓜,夏天常食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苦味食物还有芹菜、黄瓜、鸡毛菜等。此外,盛夏出汗多,易丢失津液,还应适当多吃些酸性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3、衣着和居室宜清凉
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这样才能少吸热。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容易吸汗和透气。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4、晚睡早起睡午觉
此时节,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儿,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5、注意补水
夏至时节,许多人都会有全身困倦乏力及头痛头晕的症状,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6、静息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音符也含有阴阳五行的元素,和节奏快的音乐能增强体内阳气、助人兴奋的效果相反,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7、温水洗澡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8、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9、家中常备防暑药
最后提醒,到了夏至,各家各户就要开始准备一些防暑药了。金银花、菊花、荷叶、仁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避瘟散等防暑药宜常备身边,预防中暑,安全度夏。
小编有话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获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