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预防治疗 >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往往发生在急躁肝火旺人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往往发生在急躁肝火旺人
最近这个季节,感冒咳嗽相当常见,我们通常觉得咳嗽就是肺出了问题,但事实上,正确判断病症,还要综合身体整体情况来看。
有位朋友的父亲50多岁,总是莫名咳嗽,还出现了吞咽不畅,特别是吃干饭的时候,喉咙总感觉有痰,晚上睡觉,一倒流就惊醒了,有时半夜觉得烧心,根本无法入睡,其实这样听起来的话,这个老人家的问题恐怕不单单是一个咳嗽的问题,还伴有消化道的一些症状,这不是咱们常听说的烧心病吗?
反酸、烧心、咳嗽、咽痛
有了这些症状
你以为是胃病?或是呼吸道疾病?
其实是胆汁反流性食管炎在作祟
什么是胆汁反流性食管炎?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其实就是人体内的食管发生了问题,使得一些正常的功能受到了阻碍或者是损伤,从而,使得人体胆囊中的胆汁倒流进入了食管,从而使得食管出现肿胀等现象。一般这种疾病常常发生在食管的中下部,其中以下部居多,这种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有一定的发病率,尤其是以中年以后的居多。一旦出现了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这种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单纯胆汁直接接触胃粘膜一般不引起损害,但可通过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胆盐与胃酸结合可增强酸性水解酶的活力,破坏溶酶体膜,溶解脂蛋白而破坏胃粘膜的屏障碍作用,H+逆向弥散增加,进入粘膜和粘膜下层,可刺激肥大细胞而释放组胺,后者又刺激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最终导致胃粘膜炎症、糜烂、出血。胆汁与胰液混合后,胆汁中的卵磷脂与胰液中的磷酸酯酶A起作用而转化为溶血卵磷脂,如返流入胃,也可造成胃粘膜屏障的损害。
胃泌素可刺激胃粘膜细胞增殖以加强其屏障作用,防止H+的逆向弥散,但在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胃泌素分泌减少约50~75%,这可能是本综合征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引起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的原因
1、手术后遗症
一些做过胃切除和胃空肠吻合手术的病人、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的患者,胆汁能直接流回胃里,也容易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
2、进食速度太快或太饱
由于胃肠排空的速度是相对固定的,当进食速度过快或进食过多时,造成食物无法顺利进入肠道,也会诱发胆汁反流。
3、幽门松弛
由于幽门松弛,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其他肠液混合,通过幽门,反向流到胃里,刺激胃粘膜产生的炎症,发生病变后,就形成了胆汁反流性胃炎。
4、饮食不定时
由于胃肠有自己的生理频率(生物钟),因此,一般主张应该相对进餐时间稳定,如果经常饮食不定时,会造成进食后由于胃肠已经“休息”而出现相对的动力不足引起反流。
5、容易生气暴躁肝火旺
经常生气、暴躁、肝火旺的人容易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肝胆密切相关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胃反和胃痞等范畴。其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密切相关,多因脾胃失调,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江,肝不随脾升,胆不随胃降,胆胃不和,胆气上逆而见胆汁反流入胃,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情志失调,思虑过度,饮食不节,烟酒过度等而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气犯胃,加上饮食习惯不好,酗酒、口味过重、辛辣刺激等,病变日久,脾虚失健,胃失和降。脾胃虚弱是发病的根本,肝失疏泄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膏方如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药膏方在治疗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上,以疏肝为主,调理脾胃气机之升降,疏肝和胃,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消化功能。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是胃肠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凡忧思恼怒,皆可制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异常,不仅影响脾的升清,在上为眩晕,在下则为飧泄,及肝气犯脾,而且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称之为肝气犯胃。疏肝和胃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