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预防治疗 > 胃康宁片
胃康宁片
Z
白芍、白及、三七、甘草、茯苓、延胡索、海螵蛸、颠茄浸膏。
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反酸、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见上述症候者。
胃:上连食道,下通小肠。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与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
胃液:主要是由胃蛋白酶和盐酸所组成。胃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它是一种无害的消化酶。但盐酸却不同,它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轻而易举地毁坏胃的组织细胞。因此,只靠胃的再生能力和胃粘膜的保护作用还不够。在胃壁上皮细胞上面还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碳水化合物,即所谓的糖体层。它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胃的保护。另外,在胃壁里层,还覆盖了一层由脂肪物质组成的、称为类脂体的物质。
胃病:一般是指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总称。
胃病症状:
1)疼痛。
这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导致隐痛的原因很多,表现形式也复杂。病因包括受寒、气滞、血瘀等,表现形式有隐痛、刺痛、绞痛。
2)气胀。
这也是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脾胃运化失职,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胃内的气体不能及时、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气胀。
3)食胀。
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肠胃蠕动过慢,都会导致食胀。
4)舌淡无味。
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导致脾虚,都会引起患者口不知味,无食欲。
5)口苦。
这是肝胆受热产生的典型症状,是胆气上泛的表现。西医检查规类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6)面色。
胃病患者病史过长,面色容易萎黄、黯淡无光。
7)舌苔颜色。
正常的舌头,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光泽,有润泽,舌苔薄白。胃病初期,舌苔黄,口有异味,此为实证。时间久后,舌苔转白,便秘者舌质肥厚,疼痛者舌质有瘀斑。
8)恶心呕吐。
饮食失常、寒温不适引起的胃病,容易造成患者恶心呕吐。
9)打嗝嗳气。
跟情绪有关,或者因吵架、压力过大等导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症状。
10)胸闷。
以气不顺、滞留胸腔为特征,脾气暴躁者、情绪不佳者易得。
11)噎膈。
脾胃阴虚、或者寒湿困脾者易得。
12)反酸烧心。
这是胃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胃酸、泛酸、反酸、吐酸之分。胃热者有烧心感。
13)乏力、四肢无力。
久病体虚,常感觉乏力,不思动,四肢出现无力感。
14)大便。
阴虚、实热导致大便干结,如大便稀,则脾运化失常。
养胃秘诀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餐,饭只吃七份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
二、改变饮食习惯: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食疗: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
胃病种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西药胃病治疗方案:
一、抗酸剂:为治疗胃酸过多、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最常用的药物,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10%氢氧化镁,以及复合制剂如胃舒乎、盖胃平、胃必治、胃得乐(其中主要成份为抗酸剂)。
二、抗胆碱能药物:常用的有阿托品、普鲁苯辛、胃长宁、胃欢、胃安,抗胆碱能药物一般仅配合抗酸剂应用,单用效果差。服药时间最好在餐前15―30分钟左右,用量应以刚能引起口干为度,如普鲁苯辛每天3次,每次1片。需要注意的是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胃一食管返流、支气管炎患者,因服此类药能加重病情,应忌用此类药物。
三、甲氰咪胍:对溃疡病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疗效,起效快,止痛作用强。此药最好与食物同时服用,每日早、中、晚饭时各服1次,每次1片,临睡前再服用2片。年老病人,此药不宜长期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此药才安全而有效。
四、丙谷胺:为较好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口服每天3―4次,每次2片,饭前15分钟服下。连服30―60天左右。停药时间应根据内窥镜或X线检查来决定,应遵医嘱。
五、胃复安(灭吐灵)、吗丁啉:为治疗腹胀、恶心呕吐较好的药物,每日3次,每次1―2片饭前服用。注意胃复安不要与阿托品或普鲁苯辛同时服用,否则效果会降低。
六、服止宁:能减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症状,如胃痛、恶心呕吐及消化不良。每次1―2片每日3次饭后服。
中医治疗胃病:慢性胃炎发病率高,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中成药因服用方便而更受青睐,但中成药须辨证使用才有好效果。
◆脾胃虚弱证:可见胃脘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宜选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
◆脾胃虚寒证:可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细或迟。宜选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冲剂(胶囊、口服液)等。
◆饮食停滞证:可见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食、恶食,食后甚,空腹、吐食或矢气后痛减,大便泄泻臭秽或不爽,舌苔厚或黄腻,脉滑或实。宜选山楂丸、保和丸(口服液)、枳实导滞丸、沉香化滞丸、健胃消食片等。
◆胃阴不足证:可见胃痛隐隐,知饥不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光净无苔,脉细数。宜选胃安胶囊、玉竹冲剂等。
◆肝气犯胃证:可见胸脘胀闷,攻撑作痛,胃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且诸证与情绪因素相关,或有咽部异物感。舌苔薄白,脉弦。宜选逍遥丸、舒肝健胃丸、胃苏冲剂、气滞胃痛冲剂(片)、三九胃泰等。
◆肝胃郁热证:可见胃脘灼痛,痛势较急,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宜选丹栀逍遥丸、清胃黄连丸、胃炎康胶囊、加味左金丸等。
◆湿困脾胃证:可见胃脘痞满不舒,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头重身困,怠惰嗜卧,多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弦滑。宜选香砂平胃颗粒(丸)、藿香正气丸(水、胶囊)、参苓白术散等。
◆湿热互结证:可见胃脘灼热胀痛,痞闷,口苦尿黄,舌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宜选甘露消毒丹、胃痛宁片等。
◆瘀血内阻证:可见胃脘刺痛或割痛,痛处固定而拒按,食后痛甚,或有吐血便黑,舌暗或有瘀斑点,脉涩。可选金佛止痛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等。
胃康灵片:以中医名著《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抗溃疡的作用为基础,同时配伍三七、延胡索、海螵蛸等地道中药材,加以西药成分颠茄浸膏,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西药合剂,是专门治疗胃病反复发作的药物。
方中君药
——白芍、甘草:源于《芍药甘草汤》,调和肝脾,缓急止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能显著增强。
方中臣药
——白及:药理作用为止血、止痛、抗菌消炎。主要成分含有白及胶浆,能促进创面内芽生长及愈合,同时能够粘连其它有效成分附着在溃疡面。其含量的高低,是影响着胃康灵的品质和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茯苓:入药具入药具有利水渗湿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能降低胃液分泌及游离酸含量,同时大量实验证明茯苓具有抗溃疡和镇痛作用。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三七补血第一……”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堪称理想的止血化瘀药物。
方中佐药
——元胡索:《纲目》: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罂栗科植物,其主要成分延胡索全碱、延胡索甲素、乙素、丑素均能提高痛阀。组方中具有行气血治痛的功效。
——海螵蛸:化学成分:含碳酸钙80~85%,壳角质6~7%,粘液质10~15%等,可作制酸剂。组方中具有制胃酸止痛的功效。
——颠茄浸膏:抗胆碱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肾、胆绞痛等。组方中具有解痉挛止痛的功效。
辅料碳酸氢钠:中和胃酸的功效。
三重治痛,止痛更治痛:
1)行气消胀止痛:常言道“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中医认为血瘀是胃脘疼痛的主要原因,“治胃病,必调气血”,胃康灵中的三七和延胡索可畅通气血,既能减轻胃部的胀痛感,又可针对病因,彻底消灭胃痛顽疾。
2)隔离制酸止痛:患者服用胃康灵以后,海螵蛸和白及的胶体物质会迅速覆盖在胃粘膜上,形成一道防御屏障,有效隔离高浓度胃酸、胃蛋白酶、微生物、酒精、药物等攻击因子,阻止其进一步的进攻,同时海螵蛸能中和掉一部分胃酸,茯苓能降低胃酸的浓度,使其攻击力减弱。芍药、甘草、延胡索、颠茄浸膏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彻底阻断攻击因子的来源。
3)消炎解痉止痛:白及、白芍抗微生物,避免粘膜感染引起的疼痛;患者在胃病发作时,常疼痛难忍,因胃康灵中的颠茄与白芍、甘草可通过对胃肠道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而迅速缓解疼痛。
北京看白癜风大概多少钱怎样可以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