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预防治疗 > 感染病科建科一周年系列报道二感染超声
感染病科建科一周年系列报道二感染超声
医院感染病科始于年8月,在这一年多飞梭般的时光里,感染病科在院领导的支持、各职能部门及兄弟科室的帮助、王艳主任的带领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路艰辛,一路收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生襁褓到初露锋芒。科室以“大感染”为建科理念,以“重症肝病”和“疑难感染与发热”为学科发展方向,先后开展人工肝治疗、肝储备检测、肝脏专科超声等多项新技术。
肝病学是感染性疾病学科的重要分支,常见肝脏疾病的原因包括病毒性、药物性、代谢性、脂肪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性、血管相关性、血液系统疾病等。肝脏疾病的精准诊断除了依靠临床医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需临床与病理、影像等紧密地结合。感染病科建科后着力发展疑难重症肝脏疾病的诊疗工作,先后开展了肝脏彩超、超声弹性成像等专科超声检查项目。
一、肝脏专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目前我科配置有飞利浦EPIQ7旗舰智能超声诊断系统,有两名高级职称医师具备CDFI大型设备上岗资质。聘请省内知名肝病超声专家郝晓云主任出诊并负责“传-帮-带”,对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肝脏进行评价。已开展的项目有:(感染)腹部+门静脉系+腹腔彩超、(感染)腹胸水B超检查及穿刺定位等,超声引导下CVC穿刺置管术、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超声引导下胸腔、腹腔穿刺置管术,人工肝术中肝血流监测等。
图1.感染病科彩超检查
在病毒性肝炎发展的不同时期(急、慢性期),肝脏超声会有明显差异。通过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占位特征及肝内血管、胆管情况,可明确是否有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淤血肝等病变;肝脏超声还能帮助鉴别肝局灶性增生性结节、肝腺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细胞癌、肝脓肿、肝转移癌等占位性病变;对发热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方便快捷的发现一些感染性及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布氏杆菌病、黑热病等感染时可发现肝大、脾大,恶性淋巴瘤可表现为肝脾大,腹膜后、腹腔内异常肿大的淋巴结;超声还可以进行辅助穿刺定位、抽脓化验、注射药物等。
二、肝脏超声弹性检查
我科拥有FibroScanTouch肝脏硬度及脂肪变检测仪,18名医护掌握该检查操作技术,并拥有上岗资质。FibroScanTouch是全球首创的肝脏硬度及脂肪变无创定量检测设备,具有无创伤、操作方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结果量化等优点。探头振动发出低频率弹性剪切波,连续跟踪剪切波在肝脏组织中的传播并测量其速度,计算出肝脏的硬度值,可判断肝纤维化水平,同时计算超声波振幅在肝脏内的衰减程度来量化肝脏的脂肪变数值,进而综合评估肝病的进展情况。
肝脏超声弹性检查的价值已被写入我国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等防治指南。其作为一线评估肝纤维化的方法,可精准判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程度,有效指导肝病患者治疗;可有效预测门静脉高压,是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参照标准,用于指导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出血干预治疗;有助于评估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LSM值越高,发生肝硬化并发症的风险越高。
图2.感染病科超声弹性检查
我科彩超诊断、报告书写等按照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医院学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在年8月发表的《肝病超声诊断指南》规范进行。该指南规范了肝病多模态超声技术(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弹性超声)检查的仪器调置、患者准备及医生检查方法;对肝脏弥漫性病变(炎性病变、纤维化、硬化)、多种占位性病变及肝病介入操作的多模态超声技术诊断标准进行了定义和规范,同时推荐了超声监测周期及肝脏疾病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图3.感染腹部超声及肝脏超声弹性成像报告范例
郝晓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我省知名超声专家,从事超声诊断及介入工作三十多年。擅长腹部及小器官检查以及超声介入治疗。曾任医院主任医师,影像系督导、历任省专业学会的委员秘书理事等。年获医院“首席专家”荣誉称号。感染超声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王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肝功能衰竭、自免肝、药物性肝损伤等肝病以及发热疾病的诊治。拥有CDFI上岗资质,擅长肝脏病临床及超声诊断。感染超声出诊时间:周三、周五上午。
在肝炎发展的不同时期,肝脏超声有明显差异。通过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占位特征及肝内血管、胆管情况,可明确是否有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淤血肝等病变,是否有良恶性局灶性病变。
表1.不同程度急性肝炎超声表现
急性肝炎分度
超声表现
轻度
可无明显异常。
中-重度
肝脏可增大、增厚,形态饱满,肝包膜光滑,边缘较锐利;肝实质回声密集、减低,肝内门静脉分支管壁回声增强,肝内许多小血管断面异常清晰,称为“满天星”征。
重度以上
肝脏实质内回声逐渐增高、增粗,高低回声分布不均匀。门静脉管道回声增高、边界不清。
表2.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超声表现与病理Scheuer标准对照
分级
超声特征
肝纤维化
S0
肝大小正常,包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匀或稍增粗,肝脏下缘角锐利,血管走向清晰,不伴脾肿大。
S1
肝大小正常,包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增粗,肝脏下缘角锐利,血管走向清晰,不伴脾肿大。
S2
肝大小尚可,包膜尚光滑,肝实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可见增粗增亮的线状结构,即“条索样”。肝脏脏面边缘毛糙不平,血管走向尚清晰,不伴脾肿大。
S3
肝大小尚可或稍小,包膜不光滑、粗糙,肝实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不均匀伴或不伴结节,肝脏脏面边缘凹凸不平,血管末梢模糊,伴或不伴脾肿大。
S4
肝脏缩小,包膜波浪状,肝实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不均匀、斑片状、伴或不伴结节,肝脏脏面边缘波浪状,血管狭窄粗细不等,伴或不伴脾肿大。
代偿期肝硬化
肝实质弥漫性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可见增粗增亮的线状结构,典型肝硬化的肝实质可呈颗粒状、结节状改变,表现为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为肝再生结节,大小多在0.5~2.0cm,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
失代偿肝硬化
肝脏缩小、肝表面凹凸不平呈波浪状、肝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呈分布不均匀的粗颗粒样高回声,血管纹理变细而且走形扭曲、门静脉扩张,脾大、脾静脉增宽、腹水征等。
感染超声地点:门诊楼一层,感染病科门诊彩超室(发热门诊旁)
预约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