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预防治疗 > 210肝风内动徐老师答疑解惑
210肝风内动徐老师答疑解惑
糖虽好吃 病却难受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jiankangyinshi/m/32259.html
点击上方小喇叭,即可收听本期徐老师讲座
胆汁明明在胆囊中,怎么会跑到胃里?胆汁反流性胃炎又该怎么办?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从胃进入到小肠,而食物的消化不仅需要胃酸的作用,尤其是在食用了一些油腻的食物后,需要具有乳化脂肪作用的胆汁。
油腻的食物进入肠胃时,存储在胆囊中的胆汁就会被释放出来,先从胆管进到十二指肠,再到小肠中,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
人体的这一消化过程是单向的,因为胃和小肠交界的地方叫做“幽门”,其具有抗返流作用,能防止小肠中胆汁、小肠液等反流进胃中。
但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碱性的胆汁反而反流到胃中,破坏了其酸性环境,会损害胃粘膜,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那么,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1、手术原因胃部分切除术、胃肠吻合术、胃幽门手术、胆囊切除术等,都可能影响幽门、胆道的收缩功能,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
2、十二指肠胃反流十二指肠胃反流是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但发生过度就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幽门括约肌失调,会导致十二指肠发生逆蠕动——把小肠里的食糜和胰液,胆汁及胰腺的其他分泌物倒流到胃。不仅胃粘膜会受到侵害,还会激起其他损伤因子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危害。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粘膜炎症,通常情况下,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存,二者都与黏膜损害有关。
4、胆汁分泌过多进食过多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有胆结石症或者肝功能较差,都可能导致胆汁分泌过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进一步增加胆汁反流的几率。
5、饮食不定时胃肠有自己的生物钟,因此,最好进餐时间相对稳定。若经常饮食不定时,打扰了“休息”中的胃肠,胃动力相对不足,胃排空延迟,就易引起反流。
6、进食过快或过饱胃肠排空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吃太快或太饱都可能造成食物无法顺利进入肠道,诱发胆汁反流。
7、其他原因先天性幽门口关闭不全和中老年人脏器发生了生理性退行性改变等,均可破坏幽门的把关作用,胆汁反流也就容易发生。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危害
1、损害胃粘膜胆汁中胆盐可削弱胃粘膜的保护机制,使原来分泌入胃腔中的酸反弥散入胃粘膜,造成胃粘膜的损害,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等胃部疾病也可能随之而来。
2、一系列炎症胆汁反流入胃后,可能会进一步向食管、咽喉部反流,导致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狭窄、慢性咽喉炎和气管炎、吸入性肺炎等。
3、增加胃癌几率胆汁反流导致胃内长时间低酸,有利于细菌繁殖,尤其是具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增多,可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增多,也可能增加了胃癌的发生机会。
小心胆汁反流的常见症状
1、胃腹部饱胀感。进食1小时后上腹部会出现持续烧灼感,甚至蔓延至胸骨后痛。
2、食管有烧灼感,常伴有嗳气、反酸、恶心、肠鸣、排便不畅等现象。
3、由于胃排空障碍,夜间可能会发生呕吐,有些患者甚至呕吐物中会带血。
4、吞咽困难。由于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若持续性的吞咽困难则可能出现食管狭窄。
三招护“胃”健康
要想避免胆汁反流性胃炎,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远离幽门螺杆菌①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刺激性的、生的或半生的食物;
②餐具要经常消毒,习惯用“公筷”;
③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漱口。
2、规律饮食饮食不规律,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吃饭不定时等都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因此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胃形成有规则的节律性运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减少胃部疾病的发生。
3、护胃好搭档养护胃肠~
适用人群:低血压、糖尿病、痛风、肠息肉、胃萎缩、脾胃功能运化差不消化胀肚、便秘、便稀、排气气味重等人
肠道变森林10年计划:(7—15天见效果、天肠道排毒、天血液净化、天细胞环境改善)一年计划,怎么让肠道年轻化,每年用6个月益生素养护肠道健康。
氢分子水壶目前是采用SPE制氢技术,材料为钛白合金及杜邦质子膜,较传统电解制氢含量高,,理论制氢时间为6千小时。我公司的创新是解决了煮开水,制氢可同步进行的难点,这其中有同时制小分团水(结构为六个小分子缔结而成的小分子团水),这点也是创新。此外还有控温设定,即当你煮完开水后,你可设置适合自己口感的温度。此壶功能强大,全国唯有我们一家生产,拥有十二项专利技术!
富氢水的作用不只这一点点,它的作用还在进一步开发,据了解的就是它对于失眠、便秘、糖尿病、帕金森症等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小编有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让更多朋友获益,谢谢。
有奖问答昨日问答:春季养生吃那些对身体有好处?
答案:山药:养脾胃、助降血糖、降血脂、
韭菜:助降脂、防肠癌、大蒜:杀菌、消除血中脂质今日问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危害?2.1半条命养生(上)-徐老师-答疑解惑
2.2肝开窍于目-徐老师-答疑解惑
2.3肾为肝的母亲-徐老师-答疑解惑
2.4肝脏之克-徐老师-答疑解惑
2.5西医肝的概述-徐老师-答疑解惑
2.6医学研究肝脏-徐老师-答疑解惑
2.7肝藏血-徐老师-答疑解惑
2.8肝气不足-徐老师-答疑解惑
2.9湿气(下)-徐老师-答疑解惑
重磅消息:
转发博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