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表现 > 20168587
20168587
第19单元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一、胃液检查
1.理学检查
(1)量:在插管成功后持续负压吸引1h所得的胃液总量称为基础胃液量,正常10-ml。胃液量ml,常见于胃分泌增多、胃排空障碍、十二指肠液反流等;胃液量10ml,主要见于萎缩性胃炎、胃蠕动功能亢进等。
(2)颜色:正常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含血液、胆汁,无食物残渣。①浑浊灰白色:混有大量粘液所致;②鲜红血丝:多因插胃管时损伤胃粘膜所致;③棕褐色:见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④咖啡渣样:胃内有大量陈旧性出血,见于胃癌、胃溃疡及糜烂性胃炎等;⑤黄色、黄绿色:混有胆汁,见于插管时引起的恶心、呕吐,以及幽门闭锁不全等所致的胆汁反流等。
(3)黏液:正常胃液中有少量分布均匀的黏液。胃液中出现大量黏液,提示胃有炎症,特别是慢性炎症。黏液一般呈弱碱性。
(4)气味:①发酵味。消化不良或明显的胃液潴留、有机酸增多时可出现发酵味,见于幽门梗阻、胃动力高度缺乏。②氨味见于尿毒症。③恶臭味见于晚期胃癌。④粪臭味见于小肠低位梗阻、胃大肠瘘等。
(5)组织碎片:正常胃液中无组织碎片。胃癌、胃溃疡患者胃液中有时会出现组织碎片。
(6)酸碱度:正常胃液为pH0.9-1.8.①胃酸减少: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继发性缺铁性贫血等。②胃酸增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铋素瘤、幽门梗阻等。
(7)分层:正常胃液放置片刻后形成不明显的两层,上层为少量黏液,下层为无色透明的胃液层。病理情况下,如胃癌、幽门梗阻时,胃液可分为三层,上层为黏液,中层为胃液,下层为食物残渣或坏死组织。
2.化学检查隐血试验:正常胃液不含血液,镜检无红细胞。急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时可有不同程度胃出血而隐血试验呈阳性,多次连续检查的意义更大。溃疡性的隐血试验阳性多为间歇性,而胃癌则多为持续性。由于隐血试验比较敏感,插管损伤、牙龈出血咽下后均可呈阳性。
3.胃液显微镜检查
(1)细胞:①红细胞。正常胃液无红细胞。胃液内有大量红细胞时,常提示胃可能有溃疡、糜烂、炎症和恶性肿瘤等。②白细胞。1.0x/L有病理意义,见于胃黏膜多种炎症。③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增多提示胃黏膜有炎性病变。④肿瘤细胞。发现有成堆的大小不匀、形态不规则、核大或多核、染色质粗糙、可见核仁的细胞时,应高度怀疑是癌细胞。
(2)细菌:在低酸、无酸或有食物潴留时,可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细菌,如八叠球菌、抗酸杆菌、化脓性球菌、幽门螺杆菌、酵母菌等。
(3)食物残渣:正常空腹12h胃液中食物残渣极少。若胃液中出现大量淀粉颗粒、脂肪小滴、肌肉纤维等,多见于幽门梗阻、幽门溃疡、胃扩张、胃下垂等。
4.临床应用
(1)胃分泌功能检查:空腹胃液量ml,基础胃液分泌量(BAO)15mmol/h,最大胃酸分泌量(MAO)30mmol/h,且BAO/MAO0.6,可考虑胃铋素瘤。
(2)贫血的鉴别诊断:由于内因子生成减低和(或)体内有抗内因子抗体的存在,使维生素B12吸收减少所致的恶性贫血,是一种巨幼细胞性贫血。胃液检查五肽促胃液素刺激后无盐酸分泌,为真性胃酸缺乏,给予维生素B12治疗后贫血纠正,但仍无胃酸分泌,可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1.理学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的特性如下。①十二指肠分泌液(D液):量10-20ml,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或微浑,较黏稠,pH7.6,有少量团絮状物。②胆总管液(A胆汁):量10-20ml,金黄色,透明,略黏稠,pH7.0,无团絮状物。③胆囊液(B胆汁):量30-60ml,深褐色,透明,黏稠,pH6.8,无团状絮物。④肝胆管液(C胆汁):量随引流时间而异,柠檬黄色,透明,略黏稠,pH7.4,无团状絮物。
病理情况下,十二指肠引流液发生改变:①胆汁排出异常。②胆汁黏稠度异常。引流出异常黏稠胆汁,多见于胆石症所致的胆囊淤积;引流出稀薄胆汁,多因慢性胆囊炎而胆汁浓缩不良所致。③胆汁透明度异常。胆汁中混入大量胃液时可使胆汁浑浊,加入NaOH后可使沉淀的胆盐溶解而变清,④颗粒沉淀物和胆砂。引流液中出现颗粒状沉淀物或胆砂见于胆石症。⑤颜色异常。血丝多因插管所致;血性见于十二指肠炎症、消化性溃疡、胆囊癌等;污秽陈旧血块见于胆囊癌。
2.化学检查主要是针对胰腺外分泌功能所进行的检查,即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
3.显微镜检查
(1)细胞:①红细胞。正常引流液无红细胞,插管损伤引起少量红细胞,若大量出现见于十二指肠、肝、胆等部位的炎症、消化性溃疡、肿瘤等。②白细胞。正常引流液中可有白细胞0-10个/HP,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在十二指肠炎或胆管感染时可大量增多,并可见吞噬细胞。③上皮细胞。十二指肠炎、胆管炎时,柱状上皮细胞增多,并伴有白细胞增高和黏液增多。④肿瘤细胞。引流液为血性时,应做巴氏染色以检查有无肿瘤细胞。
(2)结晶:正常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无结晶,胆石症时可出现相应的结晶。
(3)病原生物:①寄生虫及寄生虫卵。肝吸虫患者在胆汁中检查出虫卵的机会远较粪便为高。②细菌。正常胆汁中无细菌,在胆管感染的胆汁中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
4.临床应用①协助诊断某些寄生虫病;②判断胆石性质;③诊断伤寒带菌者;④诊断胰腺疾病。
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