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表现 > 国际护胃日胃,你好吗
国际护胃日胃,你好吗
今日是国际护胃日,据世界健康管理联盟统计,全球胃病患者已经从年的1.5亿人增加到今年的5亿人,预计到年这个数字将达7亿。今儿就发病率较高的慢性胃炎我们来谈谈吧。
精彩内容什么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慢性胃炎大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它多因素参与,胃攻击因子与防御修复因子失去平衡而引发。?在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中,慢性胃炎属于高发胃部疾病,占55.2%,上消化道溃疡占15.7%,功能性消化不良7.2%,食管炎6.8%。?患有慢性胃炎的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慢性胃炎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有哪些主要症状??胃痛:指中上腹(脐以上)部位疼痛或烧灼感,常伴其他不适症状。胃痛主要由胃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引起。?反酸:指胃内容物上返至喉咙或口腔,有时感到胃内有酸水上涌,有时感到口腔内有酸苦感。反酸主要由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胃胀:包括餐后饱胀和早饱感。餐后饱胀指食物长时间存留于胃内引起的不适感;早饱感指进食少许食物即感胃部饱满,不能继续进餐。胃胀主要由物理性的胃动力不足和化学性的食物消化不良引起。胃黏膜在慢性胃炎中扮演什么角色??胃黏膜是胃内与食物直接接触的部分,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护着胃壁的安全。胃黏膜不断受到攻击因子的损伤与防御修复因子的保护。?正常人体内,攻击因子与防御修复因子的作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保护胃部的正常运作。当攻击因子过强,和(或)防御屏障减弱,动态平衡被打破,胃黏膜就会受损,从而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胃黏膜的主要攻击因子包括胃酸、幽门螺杆菌、反流胆汁酸等:o胃酸: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以及对胃壁的“自我消化”。o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能破坏胃黏膜屏障,使机体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影响胃酸、胃肠激素的分泌,引起胃上皮细胞的凋亡。o反流胆汁酸:胆汁酸和胆盐具有去垢作用,去除胃黏膜表面的粘液屏障,使胃酸反渗,刺激组胺,引起胃黏膜充血等反应性变化。?胃黏膜的主要防御修复因子包括胃粘液、前列腺素、生长因子等:o胃粘液:胃粘液是胃部的基本防御机制,上皮细胞分泌HCO3-,扩散入粘液,中和胃腔中反弥散来的H+,维持胃腔与黏膜间的pH阶差。o前列腺素(PG):前列腺素能通过扩张胃黏膜血管,增加胃黏膜血流,维持充足血供而起保护作用。o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生长因子能促进已有损伤的修复。慢性胃炎有哪些治疗药物??胃黏膜保护剂:通过其粘附覆盖在胃黏膜表面或溃疡面,阻止各种有害物(胃酸、消化酶、药物等)侵袭,并促进黏膜的修复作用。?抗酸剂:大多为弱碱无机化合物,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缓解疼痛症状。?抑酸剂: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胃动力制剂:能促进食管、胃和肠道的蠕动和排空,临床广泛用于胃肠胀满、胃食管反流以及放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治疗。?胃痉挛解痉剂:主要是一些M-胆碱受体拮抗剂,可减缓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从而解除胃肠痉挛,缓解疼痛,并且抑制消化腺体分泌。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现状调查总结报告
调查背景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诊治慢性胃炎的习惯,以及不同药物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主办方: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
?时间:年11月至年6月
?样本来源:全国家医院名慢性胃炎患者
关键发现
36.35%的慢性胃炎患者病因与Hp感染有关,饮酒和反流是除Hp感染外导致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分别占22.6%和15.2%。
?常见的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痛和餐后饱胀等,以轻、中程度为主,餐后饱胀和上腹痛发作频次较高。
?76.82%的患者胃镜检查为非萎缩性胃炎;糜烂和胆汁反流是主要伴随症状;胃窦炎为主要病变部位。
?进行根除Hp治疗方案主要选择三联疗法和含铋剂四联疗法,疗程为14天。
?慢性胃炎的治疗常选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和促动力药,治疗疗程在2-3周。
?患者内镜改善率95.6%,症状改善率98.25%。
具体内容
1.慢性胃炎相关病因和相关病史
?36.35%的慢性胃炎病因与Hp感染有关。饮酒和反流是除Hp感染外导致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分别占22.6%和15.2%。超过10%的病因还有咖啡浓茶、腌制品、嗜辣和药物。
?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程以2-6个月居多,分别为30.4%和29.58%,超过5年和10年以上的患者相对较少,分别为5.08%和4.64%。
?大部分患者无胃癌、其他肿瘤和其他相关病史及家族史,分别占94.83%、95.4%和93.73%。
2.慢性胃炎的相关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的上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上腹痛(81.03%)、餐后饱胀(75.95%)和反酸(62.7%)。其他相关症状还有上腹灼伤感、早饱感、口苦、恶心呕吐、纳差、便秘和腹泻。
?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症状的患者占92.6%,具有1、2、3、4个主要症状(上腹痛,餐后饱胀,灼伤感和早饱感)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7.69%、28.67%、29.89%和23.75%。
?餐后饱胀和上腹痛发作频繁。餐后饱胀、上腹痛、早饱感、反酸、上腹灼伤感平均每周发作4.80±3.57次、4.59±3.18次、4.53±3.64次、4.38±3.06次、4.27±2.90次。
3.慢性胃炎的Hp检查结果
?慢性胃炎患者的Hp阳性率为50%。
4.慢性胃炎的胃镜检查结果
?76.82%的慢性胃炎患者为非萎缩性胃炎。
?糜烂和伴胆汁反流是主要的伴随症状,分别占42.34%和21.39%。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伴随症状均为糜烂和伴胆汁反流,两者之间的所占比例相似。
?主要病变部位为胃窦炎,占65.09%,胃体炎仅占12.67%,全胃炎胃窦为主占18.09%。
5.慢性胃炎的Hp治疗
?慢性胃炎进行根除Hp治疗方案主要选择三联疗法(44.88%)和含铋剂四联疗法(51.49%),其他治疗方案包括序贯疗法、伴同疗法。
?大多治疗疗程为14天,占43.34%,治疗7天和10天的比例为19.96%和31.79%,仅有4.91%的患者治疗超过14天。
6.慢性胃炎的治疗分析
?胃黏膜保护剂是广泛用于慢性胃炎治疗的药物。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和胃动力促进剂的患者分别占总患者数的90.89%、83.93%和56.73%。
?铝碳酸镁是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其他常用的黏膜保护剂包括硫糖铝、铋剂、替普瑞酮和瑞巴派特等。
?所有药物的治疗疗程均为2-3周。铝碳酸镁平均应用2.97±1.13周,使用1、2、3、4周的比例分别为11.54%、31.17%、6.21%和51.07%。
7.慢性胃炎的复诊情况
?患者胃镜改善率达95.6%。
?在上消化道症状严重程度的改善方面,患者各种症状的总体改善率达98.25%。上腹痛改善程度达96.07%,其他相关症状的改善率均在90%以上。
?医师对治疗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3.86%和43.88%;患者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9.98%和47.69%。
所有数据出处来自《中国慢性胃炎诊治现状调查总结报告》,中国医师协会,-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白癜风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