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胆汁反流性胃炎 > 疾病表现 > 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一点经验与思路
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一点经验与思路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亚健康人群对于中医医生来说,就是无明确疾病但有症状表现者,比如说失眠,各项西医检查指标正常或者在边缘值,但是患者偏偏就是睡不着睡不好,西医看来不是病,认为是抑郁,吃镇静药安眠药,中医是不赞同这种方法的,所谓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解决患者失眠的原因,长期服用安眠西药,不仅有依赖性,而且对于肝肾功能损害,以致后期安眠效果越来越差,出现身体其余疾病症状,比如记忆力下降,肥胖,精神萎靡,神经衰弱。患者体质长期未得到纠正,只会在阴阳失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类似的包括胃胀不消化,月经不调,膝酸无力,肾虚耳鸣等等,偶尔遇到这一类西医治疗十几年后的病人,深感痛心。
慢性疾病近年来也是越来越多,且呈现不断年轻化的趋势,慢性疾病指的是明确诊断后的病,比如说胃炎胃溃疡,腰椎间盘突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等,长期的反复发病以及西药的对抗治疗一定会耗伤先天肾气和后天脾胃之气。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却往往伴随着实症出现,“先治急后治缓”,人基本的睡觉吃饭排便是必须先得到保障的,“先治标后治本”然后再考虑到慢性病的发作的根本原因上,巩固疗效,使病人康复难以复发。
当然,部分情况下也是要“标本兼治”的,但在慢性病下是比较少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年一个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患者,反复发作十几年了,平常一直有症状,但是没怎么治疗,找到我的时候正是急性加重,肺部痰多粘稠,呼吸困难,难以仰卧,首先给患者用方的就是清热化痰,三日之后咳痰轻松,呼吸平缓些,痰量减少,再服三剂之后患者咳痰基本消失。但哮喘仍持续,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果断换方,以补气为主,辅以定喘药物,半月后再见患者,面色转红,精神好转。考虑到患者年老体衰。给患者做了一副丸剂,补益脾肾,兼顾降气平喘,嘱咐冬天保暖,每日服丸剂,注意忌口休息,患者目前情况良好,活动自如,但每年冬天时有发作几日,已无大碍,基本痊愈。
慢性病其实很多都是可以通过中医逐步调理回去的,而不是一定要采取西医的简单粗暴的办法,今年正月遇到了一个十几年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本是疫情期间,张开嘴巴看咽喉本就有一定风险,但是患者强烈要求我给他看看,不然就准备听从西医医生去摘除扁桃体了(西医用过抗生素无效后建议摘除),我实在不忍心他摘掉扁桃体,当即用棉签给他看了口腔咽喉,充血,肿大,还有小脓泡,诸多鲜红毛细血管浮在表面,舌红苔黄,很明显的实热证。他是退伍军人,在部队是炊事班的,炒的一手好菜,当时候在部队就有慢性咽炎,军医给他用的抗生素,后来退伍回来反复发作,短则半个月长则两三个月,经常吃阿莫西林和头孢类药物,后先给他开了一张药方,交代他中药怎么煮怎么吃,怎么去买好的中药,忌哪些口,怎么进行口腔清洁护理等等.知道他病情比较重,我交代他一定保质保量先吃十副中药,十天后他来了喉咙明显不红肿了,也不痛了,但是还是有点僵硬,有点干痒,又开了十副滋阴降火消淤散结的药回去吃,又十日后,大大好转,基本已无症状,病人以为就此结束了,我劝他吃十剂中药提升免疫力,以免容易复发,病人还是很耐心的接受了,至今算起来,他的慢性扁桃体炎已经有五个月未复发了。
目前,我觉得人身上只有包皮和阑尾是没有用的,临床上,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摘除胆囊后都会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所以说非到万不得已,不然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器官组织。
遇到的很多慢性病人,我都是交代吃完药记得找我复查,慢性病大都分为急性慢性恢复期,很难在一张处方里把实证虚证兼证都顾及到,再者,病程长,治疗时间长,需要不断的调整,才能标本兼治,表里同治,慢性病不光需要吃药,正确的饮食和作息习惯,甚至生活习惯都是需要调整的,西医认为不必忌口或者简单忌口,这一点是和中医格格不入的。俗话说病从口入,比如皮肤病的病人是不能吃牛肉海鲜饮酒等发物的,咳嗽的病人尽量少抽烟少漏脖子着凉吃,肠胃不好容易腹泻的病人要少吃水果,尤其是寒性水果,这些知识是绝大多数病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往往一味的听从百度出来的小知识其实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好的忌口让疗效事半功倍,不忌口可能导致中药没有疗效,甚至加重病情。我常会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诊疗方案,综合调理。
行医的过程中,也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学以致用,以不用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学中医用中医,以此为我的医道。
曹万龙